花似鹿葱

像文人一样爱写,像文盲一样犯傻;像女人一样爱美,像男人一样爷们;横眉对老公,俯首为朋友
个人资料
花似鹿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北方少数民族能喝酒,爱喝酒,一般可以这么说。但是不喝酒的少数民族也大有人在。爸爸妈妈兄弟姊妹众多,能喝的天天喝,不能喝的终生滴酒不沾。轮到爸爸妈妈属于能喝一族。妈妈酒量大,但是从来不喝,偶尔喝起来男的也要让几分。爸爸爱喝,但是非常有节制。所谓“节制”,就是天天喝,但是在家喝,少量喝,应酬宴会喝的更少。听爸爸战友讲,他们年轻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6-03 07:39:59)

1989年6月4日,老爸老妈要去北京。火车票是预定的。去北京的计划也是预定的。 父亲在1988年初查出肺癌晚期,当时医院认为已经没有治疗价值:年过花甲,手术风险大;胸腔积水,放疗效果差。生命也许一年,也许半年,不会更长。我和妈妈自然不会轻言放弃,坚持治疗。結果,療效好得连医生也不敢相信。 但是父亲清楚,既然癌症,难有治愈。不知哪天就会出状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1864年5月14日在弗吉尼亚州的NewMarke,一群来自VMI的学生兵以少胜多,打败了强敌北军的进攻。于是,这一战役也成了南方人的骄傲之一。每年的5月20日,NewMarket都要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纪念活动:Reenactment。早晨九时许,我和老公来到了NewMarket,远远地,就望见袅袅炊烟中,一排排白色的三角形帐篷,依稀还看得到许多穿着古怪的大人小孩出入其间。快步近前,哇塞!俨然一座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维州列克星顿(Lexington)小镇上,与W&L隔墙相连的是维吉尼亚军校VMI(VirginiaMillitaryInstitut)。 南北战争前,南方的石墙将军杰克逊(Jackson)就在这里任教。战争爆发后,他成为李麾下的一员干将。在Manassas的第一战中,大败北军,因此声誉鹊起,获得“StoneWall”的称号。不凡的人物大概注定要有不凡的结局—1863年,他不幸被自己人误伤而亡,终年只有39岁。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交出佩剑的李准备上哪里去呢?将军的目光投向了维州西北方向的小镇列克星敦Lexington。他要求到那里的华盛顿学院(WashingtonCollege)去工作。他拒绝了一家保险公司年薪1万美元的聘请,去就任华盛顿学院的院长,年薪100美元。 一位天才的军人最后弃“戎”从“笔”,在剑与犁之间选择了后者。昔日南军统帅,终为—所默默无闻的小小大学的校长。这固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865年4月2日,李不得不把放弃Richmond的坏消息报告给总统。在夜幕的掩护下,李带领他的军队悄悄撤离了城市。他的目标是西面的Appomatox的火车站。李希望在那与通往南方的铁路供应线接上,补充军力,否则无法再战。 从Petersburg到Appomatox,一百多英里的路程。李且战且退,格兰特猛追不舍。就象是在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死亡游戏。这条路,成了李的不归路。 6月里一个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864年,格兰特被提升为中将,除了华盛顿总统外,还无人佩戴过这个军衔。在战争初期还默默无闻的格兰特此时继任了北军司令。林肯总统对他说,我不在乎你怎么行动,只要打败李,怎样做是你的事。但是,最初的较量并不容乐观。一个月内,他的波托马克军团就损失了五万人。在国会和媒体对他的批评和抱怨中,格兰特新的构思渐渐成熟了。 暮色中,他的部队向着Richim[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代表著进步与维护统一的力量,南部邦联则是落后与坚持腐朽的蓄奴制度的象征。四年内战的结果,正义战胜反动。来美国之前,对于他们自己家里发生的这场战事,我的理解仅此而已。 在弗吉尼亚州住过两年,这里正是当年南北战争的主要战场,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迹,对于喜好历史与旅游的我来说,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代表著进步与维护统一的力量,南部邦联则是落后与坚持腐朽的蓄奴制度的象征。四年内战的结果,正义战胜反动。来美国之前,对于他们自己家里发生的这场战事,我的理解仅此而已。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州住过两年,这里正是当年南北战争的主要战场,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迹,对于喜好历史与旅游的我来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代表著进步与维护统一的力量,南部邦
联则是落后与坚持腐朽的蓄奴制度的象征。四年内战的结果,正义战胜反动。来
美国之前,对于他们自己家里发生的这场战事,我的理解仅此而已。
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州住过两年,这里正好是当年南北战争的主要战场。许多重要
的战役、重要的人物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迹。对于喜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56]
[57]
[58]
[59]
[6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