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似鹿葱

像文人一样爱写,像文盲一样犯傻;像女人一样爱美,像男人一样爷们;横眉对老公,俯首为朋友
个人资料
花似鹿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5-01-16 09:51:49)
“郭”姓在达斡尔族里是个顯赫的姓氏,但是与汉族的郭姓丝毫不沾边。 《黑水郭氏世系录》这样写:“吾郭博勒氏,本达呼儿支姓,系出契丹人大贺氏,占籍黑水,其来已久。共和后驰旗籍冠姓之禁,族人始仿古人复姓从简之例,以郭为氏,与太原郡系出姬氏者有别。” 这本书是讷河籍的达斡尔族人郭克兴在民国时期(1925年)写的,是我见到的最透徹的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爸爸妈妈这一辈有几位“硕果仅存”的90高龄的老太太。借用今天的时髦语言,我把她们称作“90后”老太。 思维敏捷、关心国家大事的“90后”舅妈 妈妈有两个哥哥。大舅、舅妈去世很多年,二舅也在83岁那年离开人世,剩下现在的二舅妈。二舅母瘦瘦小小的,眼睛有些白内障,可耳朵却灵敏得很,门铃刚响,她就开门了。抱着你又亲又啃的,二舅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记得前几年国内有个时髦词儿叫“腾笼换鸟”,是讲沿海地区经济转型的决策。我这个“腾鸟换笼”是讲国内人(鸟)换房子(笼)的事儿。
在上海期间,有个朋友带我去看他新买的大宅子。
大宅子在闵行区旗忠村。我孤陋寡闻,在此之前不知道这个旗忠村在九十年代就是响当当的“华东第一村”,利税总额一个多亿。这些年凭借临近上海,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上大学报考医学院的学生,都是学业优秀的“学霸”。至少比出平均录取线高出很多的学生才有可能进入医学院。我们那个年代如此,之后也是如此,即便大学毕业生遍地流的这些年,能进入知名医科大学,也不是件轻易而举的事情。
我在上海的同学中,恰好有一个女生的女儿、一个男生的儿子,都学了医,毕业后都在不错的医院当医生。
此行回上海,聚会之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飞机从上海到哈尔滨大约飞三个小时,下午四点登机,抵达哈尔滨太平机场已是万家灯火。等候托运行李的时候,就觉得大厅里有一股烟味。不是人多抽烟形成的臭烘烘的烟雾,而是烧柴的味道,让你回忆起修理地球的日子:家家点火,户户冒烟。我是到了哈尔滨,还是“那遥远的小山村”? 等到走到机场外面,不仅烟味更大,而且夜色中还能看到蒙蒙的烟雾。 哈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每次回国,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荒地成了新社区,还挺好的大厦给拆了重建了,路越修越宽,车越来越多,楼越盖越高,人越来越挤。。。。 时隔三年了。这次回国发现:最重要的的变化点转移了—— 我们78中文在哈尔滨最多,记得是1998年纪念入学二十周年的时候,哈尔滨同学还募集一笔钱作为接待外地同学聚会专用。当时大概也就集了四千元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2015-01-05 11:31:20)

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也许这一代年轻人会喜欢?不知道。可我看了感觉实在不敢恭维。唯一感谢这位大导演,让我想起了小说《林海雪原》,想起来电影《林海雪原》的两段戏。
威虎山献图,舌战小炉匠。杨子荣的大智大勇被王润身演绎得如此完美,对话的抑扬顿挫快慢节奏,眼神身段的运用,心理变化的层次感,令人难忘! 可惜硬汉张涵予未得其中一点精妙。京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66年到1976年,掠走了我从14岁到24岁的金色年华、青葱岁月。十年文革中,即使高喊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即使宣誓要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却无法替代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互生爱恋。 我和我的闺蜜、我的哥们、我的同学都有曾经的风花雪月,也许苦涩,也许甜蜜,也许酸甜苦辣杂陈,都清晰在心,难以忘怀。 我这个人让爸爸惯的像个男孩子性格,大大咧咧的。和男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加拿大的RemembranceDay快到了,到处可见红罂粟的胸章。 我想起了曾经读到的一个故事。 那是在炮火连天的淮海战役的战场上。困守的国民党军队已经弹尽粮绝,偶尔空投的物质又常常落在解放军的阵地上,饥寒交迫的威胁堪比枪林弹雨。 一次激烈的战斗后,国军的一个士兵看见不远处刚刚被他击毙的解放军战士腰间挂着一个水壶!饥渴难耐的他便不顾一切地爬过去,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966年到1976年,掠走了我从14岁到24岁的金色年华、青葱岁月。十年文革中,即使高喊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即使宣誓要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却无法替代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互生爱恋。 我和我的闺蜜、我的哥们、我的同学都有曾经的风花雪月,也许苦涩,也许甜蜜,也许酸甜苦辣杂陈,都清晰在心,难以忘怀。 两个人都姓周。都长得高高大大,眉清目秀,都是根红苗正响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1]
[62]
[63]
[64]
[6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