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怀昔

在未知的旅途中发现未知的自己
个人资料
荔枝100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客观、公正、不带偏向的人。心理学家们早就发现,人们会寻找、相信自己认同的信息,尽管这些信息有可能错误;同样,人们也排斥自己不认同的信息,尽管这些信息是正确的。 左倾人士不爱看福克斯,右倾人士不喜欢CNN,大都是因为这些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和文章不符合自己的原有观点。媒体是由人组成的,新闻是人采集的,文章是人写的,多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9)
(2017-06-21 06:48:13)

我曾在中小学当过好几次五讲四美积极分子,到了美国也要继续把好人好事做下去。有很多国内宣传的“美德”,在西方国家都是习惯成自然,最最起码的社会行为准则,我只说我做过的一件较不同寻常的、有助于公道的“好事”。 以前曾住过的地方,家后院的外面是一条马路,马路对面还有几条岔出去的街,是一片住宅小区。一天凌晨四点左右,我正好醒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4)
(2017-06-19 09:24:53)

近几年,常在网上读到国内有关中医的争论,学术上有“反中医”和“挺中医”两派,普通界外人士也为这个话题吵得不可开交,中医领域的各个行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中医可不可信,这个问题我从小到现在一直存有疑惑。对中药最初的印象是在七、八岁的时候,母亲连续好几个月胃不舒服,看了几个医生(西医),该查的都查了,都说没有病理性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0)
(2017-06-09 06:05:09)

世界上什么都有时尚,“吃”也不例外。在美国,70-80年代流行中国菜,80-90年代流行意大利和地中海国家的菜,千禧年后又流行日韩东南亚,一直到今天风行的“亚洲融合”菜式。 吃下去的东西会转换成热量,过多的热量会让人长膘,长了膘就得减肥。减肥减食也有时尚,在目前流行的健康饮食或减食方法中,有一种叫Paleo,对喜欢吃肉的人来说,是一个大好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3)

周末去朋友家参加银婚纪念。晚餐后,几个客人乘着酒兴,提出让朋友夫妻谈谈他们25年不离不弃的诀窍。他们的回答同是:忍! 看来这两个人都是“忍”字当先,才一路走到今天。 想想也是,两个陌生人因相爱走到一起,原本却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生长环境;性格、经历、兴趣、习惯,也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忍,其实也就是宽容、原谅。说白了,就是眼开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6)

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我先生被邀到一家电台做一个访谈秀,主题是“未来社会的数字化生活”,听众可以打电话到电台提问题、作评论。在广告前后,主持人会把来宾的工作信息报给听众。 在谈到人工智能、人工直觉、人工想象的时候,有一个叫詹妮弗的女人打电话进来问,如果一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只是处理编码数据,那么这台机器算不算有思维和意识?这是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0)

前不久博友迩东介绍了畸笔叟的文章及其朗读,反应活跃,很多人的怀旧思乡之情被激活了。想起以前也多次读到过朋友转发过他的文章,我就去网上搜了一搜,没想到就搜出了畸笔叟本人的音频,心里还有一番小小的激动! 说到上海话发音,我看到网友们对“正宗”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什么是正宗沪语,恐怕永远也说不清。这样吧,不如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2)

这是个家居园艺篇,点击进来看男女故事的,不好意思,敲错门啦!
每年三、四月份,春天来了,园艺爱好者们开始骚动不安,手脚发痒,恨不能立即冲到院子里去刨土挖泥,种花种菜,这就是发情。可是外面还是一片灰白,一腔热情发不出来,只能天天期盼,在脑子里想象、计划今年的花园。 五月中,霜期终于过了,我们北方人可以把花苗、菜苗种下土,不用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6)

我曾在当地的老人护理院做过一段日子的志愿者,那里面有很多故事,至今还经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老人院的大厅墙上,贴着一些百岁老人照片,不少都是笑嘻嘻的,很快乐的样子。有一次我推着简妮的轮椅在大厅里散步,她指着那些照片对我说:“不要相信她们的笑容!她们有很多痛苦,身子动不了,吃很多止痛药、镇静药,大脑整天处在混沌之中。这样的长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5)
(2017-05-24 06:57:23)

在写“北美华人移民史”系列时,发现加拿大的华人人头税一事到现在还没有了结,干脆就这题目写一篇。 加拿大华人人头税的130年 ***
和美国华人一样,加拿大华人的第一个移民潮始于19世纪50年代的淘金热。但大批华工进入加拿大,是1881年以后的事情了。当时建造“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急需大量的建筑工,联邦政府同意从中国进口劳力,五年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9)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