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男儿

回首往事,与大家分享。
博文

一下午吃八个馒头 育出秧苗,接着便是插秧。秧苗不能长过头,所以插秧要赶时间。全连队的人都得 下田,谁也躲不过。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过一首《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真是诗情画意。可是当你赤着脚踩进那没脚背污泥中的那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前尘往事-务农忆趣(2) 每天半夜起身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江南水乡该插秧种稻了。秧苗是从稻种培育出来的,我跟着老农师傅就干这个活儿。把上好的稻种先堆成大约两尺高,五尺宽,三丈长的堆子,盖上草席,然后在草席上浇水。春天的阳光暖洋洋的,透过草席,慢慢地温暖着下面的稻种。为了使稻种均匀地受到阳光的热量,每隔八小时必须将整堆稻种从底到面翻一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尘往事–务农忆趣(一) 文化大革命十年,五年务农,五年务工,直到恢复高考,重返庠序。现在回首往事,觉得后五年在工厂的岁月真的乏善可陈。那是一家有色金属冶炼厂,车间里氯气呛人,到处挂着黄绿色的盐酸水滴,穿的都是防腐蚀的呢制工作服,每个月还有营养津贴,可想而知其毒性是多么强烈。有一次氯气溢出,大家抬着救火水龙头,冲进车间去抢险,只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