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第三章:汇丰银行-近代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中枢第一节:汇丰银行-当时中国的中央银行
先来说一下甲午战争前中国的金融状况。1880年代的中国是个落后国家吗?别的方面也许是,金融贸易上绝对不是。特别是金融,我们和英国几乎同步。数量上,1855年伦敦私人银行57家,英格兰威尔士全境内股份银行100家,乡村银行252家。1776-1796年,上海县钱业公所下注册钱庄106家,1876[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第四节:与经济规模相配套的货币总量及其白银准备的匮乏
“申汇”现在是个陌生的词汇,在1949年以前,如果你参与经济活动,那你是天天和这个词接触的。它的意思是“在上海议付的汇票和本票”。它首先是一张票据,不是现银,第二,它的议付地点在上海。出票人在上海,在北京,在重庆,这个都不是问题,关键是票据最终要在上海议付。所以才叫做申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第三节:清末民初的经济规模估算
就这样,我们到达了1911年。当时中国的现银存量是12亿库平两。那么这个12亿两够不够当时中国经济运转的需要呢?这就要看当时中国的经济规模有多大了。有本书叫做“世界千年经济史”里面引了联合国经合组织的数据,说1913年中国的经济规模是2400亿美元。这个美元是1990年的美元。按金价折成1913年的美元大概是120亿吧[1],相当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3-01 06:09:42)
终于出书了。算是我来世上走一遭留下的记号吧。古代知识分子的梦想之一就是“刻一部稿”,算是身后之名。真到了身后,那稿多半去了垃圾站。如今网络方便,一稿几百万字的大有人在,连我这样平时闷声不响的,算算大概也有二百万了吧,这些字的结局最终也不过消失在一声“click”之下。曾经有个极聪明的说过,网上的东西都是响屁,只听得一阵响,没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7)
最后,来估算工资。工资是分地区的。美国的工资最高,总在每月20美元到40美元之间。平均工资30美元吧。西部荒蛮,消费也高,考虑到华人节俭,每月20美元总可以存下来。加拿大也差不多,不可能差很多,人员都可以流动的嘛。[1]那么北美有多少中国劳工呢?美国西部1880年反华之前似乎最高不超过5万,流进流出就不可估算了。加拿大也一样,5万。夏威夷2万,共12万,再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游行是民主的一种表达形式。民主自由的社会,每个人有自由表达思想,意愿的权利。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信仰自由,结社自由,集会自由,这种种自由都是保证你能够顺利表达,主张你的利益的。这一整套的制度,叫做民主制度。那么这套制度能不能确保你的利益?不能,非但不能,而且可能损害你的利益,如果你不幸生为社会少数的话。换句话说,民主制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投资消费比达到150%,这个数字足以引人深思。有必要搞这么高吗?80年以前中国经济那样的高速发展,这个比例平均也只有62.6%,其中GDP增长最快的年份,1958年,17%,1970年18%,1978年,13%,其对应的投资消费比分别不过63%,66%,88%。到了1978年,你明显地可以看出,加大投资已经不能大力拉动GDP增长了。换句话说,前30年的工业化经验教训,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投资必须适度,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GDP支出法核算比较简单易懂。基本原理是总产出=总消费。加上二个小变量,库存变动,外贸差额。比如本年度社会消费100元,其中外贸逆差5元,则社会产出95元无疑。如果盘点下来库存额比去年增加了5元,则本地产出95+5=100元。常识,产出要么成为库存,要么消费掉了,不会有其他去路。
消费因目的的不同分成日常消费,投资消费,简称消费和投资,其实都是消费,最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人类工业化就算从1700年算起好了,三百年了。其间有二个模式,英国模式和法德模式。区别在于英国的工业化是贸易引导的。目的是维持贸易平衡和收支平衡,手段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工业化是个自然的结果。法德是通过政府大规模干预,把工业化当做目的,以求快速赶超英国。这种捷径在18世纪英法争霸中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它不是以贸易为引导的,因此也不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好,回到基本问题上来。中国经济的繁荣,反映在外贸上,则从1894年到1930年进出口总额从3亿两增长到24.6亿两。这还不光是外贸,国内贸易也在迅猛增长,那么中国的货币是怎么来保障这个日益膨胀的经济的?具体来说就是:一,货币总量怎么来保证经济的发展?二,日益庞大的贸易逆差靠什么来平衡?先说货币总量。上面说了,到鸦片战争前为止,中国白银总量大概在5-6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