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泡

滴一泡酽茶,品几道美食,忆旧念乡愁
博文
(2016-11-07 11:18:31)
王稚登有诗「秋风吹尽旧庭柯,黃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其笔下的立冬滿帶愁苦滋味。大概当日诗人身在客途,加之无微信可慰寂寥,心有戚戚焉。而同样身在异乡的我,面对微圈立冬美食的刷屏,家乡习俗的讨论,心里滿是过节气氛,其味悠悠,其乐绵绵。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为扺御即將到來的寒冷,潮汕人认为立冬日是进补的最佳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1-06 12:04:02)
中学同窗在朋友圏贴出「朥粕糜」照片,倏见此物,有些幼时记忆如漂在糜里的「朥粕」一样泛上心头。老家方言多古语,猪油称为「朥」,食物的渣称为「粕」,「朥粕」指的就是猪油渣。在许多同龄人的回忆,朥粕是童年罕见的美味,于我亦如是。
物資匱乏的年代,食物凭票证供应,普通家庭买猪肉,都喜欢要肥朥,可以熬猪油,尤其是称为「朥方」的猪板油,因出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1-03 07:01:08)
群友微群中征异字同音联,苦思得联如下:
停?听笛葶低蝏觝
独竖读书肚束裻舒
虽然平仄不大合韵,但也不禁想装逼一回。
上联只用ting、di两音,意思是听见笛声不禁泊船赏曲,船舷把岸边的葶苈压低,露出蝏虫正觝角相博。来自“停艇听笛”,乃全椒薛时雨题秦淮水榭匾,相传薛时雨在秦淮河桃叶渡与朋友聚会,正是东晋桓伊为王徽之吹笛之地,薛时雨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1-03 05:40:17)
知堂爱吃猪头肉,其弟子顾羨季投其所好,曾邀恩师到家解馋(当今诗词名家叶嘉莹是顾氏弟子,属知堂一脉),这餐家庭猪头筵,引得知堂为此写了小文《猪头肉―饭后随笔》,刊于1951年的上海《亦报》,其中有两句打油诗:“早起喝茶看报了,出门赶去吃猪头"。知堂有诗“中年意趣床前草”,以此为上联,对以"后晌心馋豬头肉",想必亦能反映其爱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
[2]
[3]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