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闲话人生(三十六)那天,我在学生宿舍下围棋那天,是1967年8月1日。在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等待分配的同学无所事事,吃完早餐,回到宿舍,下围棋的下围棋,打扑克的打扑克,喜欢看书的就躺在床上看书。我刚刚学会下围棋,就与同学约定今天要下三盘,决一死战。第一盘进入中盘决战时,曾经一起去鄂西北郧阳避难的战友来找我,让我跟他一起去参加横渡长江。我说:&l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教育随笔36说说“礼、义、廉、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两千七百多年前振兴齐国,成就霸业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他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闲话人生(三十五)长城长1986年9月初,人民教育出版社通知我于9月14日到该社报到,参加全国重点中学语文分编型教材《写作》课本第一册的修订工作。人教社副总编刘国正先生在第一次修订工作会议上说,请北京的张必琨、江苏的朱泳燚和湖北的李培永三位中学语文老师来人教社参加中学语文教材修订工作,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他特别叮嘱《写作》责任编辑王连云老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教育随笔35怎样自读《小麻雀》《小麻雀》在初中第一册《阅读》(三年制初中语文分编型教材)中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自读课文。编者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并完成阅读练习。关于“阅读的目的”,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过。“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老师不讲课文,同学们该如何去读,采用怎样的阅读方法呢?叶圣陶先生又告诉我们:&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教育随笔34叶老倡导的“学步法”在语文教学中,叶圣陶先生倡导的“学步”法,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科学训练方法。叶老强调,“学步”法的每一步都要督促学生“反复历练”,由“扶其肩”“携其腕”,而“去扶携”“翼护之”,而“翼护亦无须”,使学生“他日行千里”。(引语均选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教育随笔33我学必琨先生教学生诵读文言文1985年9月21日上午第一二节课,北京133中学张必琨老师在我班教学生诵读《子鱼论战》。武汉市各重点中学听课教师一百多人。当时来听课的还有《中国教育报》的孟书城、月坛中学特级教师刘腓腓、北京四中特级教师顾德希。课后,老师们还分别与几位名师座谈。武汉市几个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的执教老师们与必琨先生座谈文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闲话人生(三十三)我们先养成习惯,然后习惯养成我们俗话说,“习惯成自然”。然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却并不自然。天津南开中学的校色是崇尚青莲紫色,意旨出污泥而不染,气质高洁。在南开中学的教学楼门口悬挂着创始人张伯苓把爱国教育与学生的行为举止、自身修养结合起来的“容止镜和40字箴言”。走进教学楼,有一面大穿衣镜,镜子上端的横匾上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4-05 07:34:54)
教育随笔32推敲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教育随笔31执着追求梦想成真2017年8月初,我在教育随笔《偶然必然自然有序》一文中提到,2013年我在辅导已经通过中央美院专业考试的华中师大一附中艺术类考生肖晗时,让他做的作文练习题,刚好碰到了当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该生也因此提高了语文分数,被中央美院录取。没有想到的是,曾经辅导他数学的毛平阳老师看到我的这篇随笔后,微信告诉我,肖晗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闲话人生(三十二)青岛会议----崂山之游1985年8月初,全国重点中学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第三次工作会议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这次会议是三年初中实验成果汇报大会,也是高中实验教材的预备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领导和各省市教研室都非常重视,全体与会老师积极参与,会议开得非常成功。为了检验三年初中教材改革的成果,湖北省教研室于7月7日上午,组织我们初中实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1]
[62]
[63]
[64]
[6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