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写于2020年2月8日)
上个月的今天,元月八日13点48分,是义民吐出最后一口气,心脏停止跳动的时间。她离开我和女儿已整整一个月了。斯人已逝,幽思长存。今以此短文追思永不会忘卻的记忆。义民曾对今后的日子,有诸多美好的憧憬,希望和安排......女儿结婚已两年多。去年九月,一听说女儿怀孕了,她高兴地遇朋友便想说。然而,女儿有交待,只有等怀孕三个月后,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周末,早餐毕。向义民往常一样,也沏了一杯绿茶,正待坐下来品茗,突然,许多过往周末早晨的画面跃出眼帘。义民喜欢绿茶,尤其黄山毛峰和西湖龙井。偶尔,也会冲杯咖啡,多为闻其香味。周未的早晨,我俩经常会会心一笑地说:去"谈谈"吧。这是我俩的"暗语",即去外面喝咖啡,吃早点,重温谈恋爱之感觉。在咖啡馆里,我俩话题海阔天空,家事,国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新近,读了梁实秋先生在"闲暇处才是生活"一书中随笔短文"送行"。古今有许多描述送行的佳话和绝唱,传诵至今。古有南浦唱骊歌,灞桥折杨柳,汪伦踏歌送李白,更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近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送行,送行,定是有人送,有人行。到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太太义民在与晚期直肠癌抗争21个月后于2020年1月8日在美国过世。我与义民初中和高中同窗四年。相识49年,相爱38年,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结婚38年没有红过一次脸。我们相依为命,相互鼓励,相濡以沫,共育女儿。特別是自1992年初她来美与我团聚后,克服语言困难,作为华人建筑结构师再创事业辉煌。义民热心公益,多才多艺,喜爱唱歌和表演。在多处居住地,参于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7-28 08:37:50)
刚听完配乐朗诵长篇小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穆斯林的葬礼"。这是一部爱情的悲歌。全文以穆斯林文化,宗教为背景,以北京回族玉雕匠人韩子奇的玉器作坊"奇珍斋"的兴衰为主线,记述了一段令人心酸,肝肠寸短的凄凉故事。全书从上世纪初说起,经多条线索,完整祥细地讲述了六十年间,三代人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和交错扭结,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7-27 12:57:11)
"老阿姨"是我家的邻居,但至今我仍不知她姓氏。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1971年的初夏,那时,我读初中二年级。当时,"读书无用论"盛行。全国各种运动接连不断,家长和老师自顾不暇,无心也无力管教我们这些12,3岁的半大孩子。因此,我们会经常编各种理由请事假或病假逃学。那天下午,我们几个半大孩子逃学,在医院大院里,游手好闲,手提弹弓,四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1]
[2]
[3]
[4]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