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十八下岗

八九年五月的一天,我们正在准备高考,忽然听到校门外一片喧哗。很多同学闻声就跑出来看热闹。原来是冶院、医学院的大学生们,举着横幅,呼着口号,浩浩荡荡的从校园出来,要去南门口静坐示威。他们在三中门口停下,大声呼喊着:“三中的同学们,快出来,我们一起去啊!”这时,主持学校工作的谢亚德书记连忙站了出来,和人一起把校门&l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八十年代全家福。后排左起,弟弟,哥哥,我。可见父母心情都很不错。
十七春天

七八十年代时,三中校园中部有个大土台,上面建有两座篮球场,还设有单杆双杆沙坑等运动器材场所,师生们经常在这里锻炼、活动。土台的边缘上,还长着大大小小不少树木,空地上,则是齐膝的野草。而这里,也正是我们孩子们玩耍的乐园。
有一天下午,天阴沉沉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十六团聚
七十年代全家团圆在三中校园(前排左起弟弟,我,哥哥。)

九大以后,林彪做为接班人被写入党章,林彪集团势大,野心膨胀起来,这就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警惕。庐山会议上,为了设不设国家主席的问题,毛泽东和林彪发生了尖锐的冲突,毛泽东便有了拿下林彪另立接班人的想法,这就引起了林彪的强烈不满和怨恨。为了不重蹈刘少奇覆辙,林彪集团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9)
(2021-11-11 12:26:08)

十一知遇
赣州教育界是赣州历史文脉传承的地方。早在北宋年间,城里就设有府学,县学,并有文庙一座,里面有教授授课,这些教授们都是饱学之士,赣南一代代芊芊学子就在那里学习,考试。这座文庙,没有毁于战争和动乱,也没有毁于城市改造,幸运地保存了下来,现存于厚德路。明清时期,府城里还设有濂溪学院,阳明书院,爱莲学院等几大书院,绵绵不绝的传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1-11-11 12:18:45)
十恩师
在离校的前一天晚上,父亲一个人来到赣江旁边。望着身边翻腾起伏的江水,父亲心中无限悲苦:
"为什么?为什么?生活要如此对待我?命运会如此不公?
我也是个热血青年,深爱着国家,拥护新社会,服从执政党。对祖国,对民族,对母校,我是忠心耿耿,问心无愧的。
我也非常努力,追求进步,渴望被接受,被认可。我也有理想,有抱负,希望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1-11-09 11:16:42)
七剧变
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赣州人民还是过上了几年相对太平的日子。虽然不久就爆发了国共内战,但主战场在北方,离江南省份似乎还很遥远。外公外婆还是做他们的炼猪油的生意,据他们说,那几年是他们见过的生意比较好的年份。
父亲在沙石的家里,还是有了些变化。父亲已经高小了,学习成绩还是那么的好,而且为人谦和,善良诚恳,对长辈也很是亲热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5)
(2021-11-08 11:26:08)
六抗战
赣州在抗战期间迅猛发展,加上许多军工企业都搬迁到了赣南,万众一心,坚决抗战,这就引起了日本侵略者极大地忌恨和仇视。日军经常派飞机轰炸骚扰赣州。一九四二年一月一五日,日军出动三十多架飞机,对赣州城狂轰滥炸,赣州城中心—阳明路,中山路附近一片火海,人民纷纷逃难。我大姨当时才十岁出头,还是个小女孩,她紧跟着外公外婆太婆从居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21-11-08 11:22:24)

五童年
一九三九年对赣州,对江西,对中国来说,都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年份。一九三七年,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对中国内地大规模进攻;一九三八年,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武汉激战,不幸落败。占领武汉后,日军腾出手来,对江西省会南昌,发动了疯狂的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然而,渐渐不支。爸爸出生时,正是南昌会战最激烈的时候。三月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21-11-07 07:40:56)
二沙石
万里,万顷,万载公和二十多名子侄壮烈殉国后,剩余的江家子弟由家族女性长辈带领着,逃亡到了福建,广东一带的深山里,躲避蒙元王朝的追杀。据说,万顷公夫人钱氏,在救护家中后代时,起了很大的作用。若不是她竭力维持,用心呵护,拼死保护,恐怕更多的孩子们都要死在战争之中了,整个家族都可能不复存在了。对我们家族来说,钱夫人真是位伟大的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1-11-06 16:47:35)

一忠烈
我的先祖,是居住在江西北部都昌的南宋进士江烨。江烨公一生淡泊名利,致力于教育。他的学生,遍及朝野,名望颇高。然而最有名气的学生,却是他的三个进士儿子,江万里,江万载,江万顷这三人。他们在南宋后期都是赫赫有名的人重要人物。江公万里曾任南宋丞相,江公万载任礼部尚书,江公万顷则是户部尚书。
一三世纪后期,蒙古大举入侵汉人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6]
[7]
[8]
[9]
[10]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