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亮和银狐狸

游走江湖,记录我思我想
博文
(2024-03-13 22:45:34)

经过古陆核的持续产生和碰撞合并,也经过地壳板块活动的冲撞挤压的造山作用而导致花岗岩山系持续累积,地球上第一个超大陆,凯诺兰大陆在乌尔大陆的基础上于二十七亿年前形成了。凯诺兰大陆被称为超大陆不仅仅因为它比乌尔大陆大很多,也因为这块连续的大陆包括了当时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陆地。这时的地球也经历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沉积岩的形成。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3-06 22:10:08)

花岗岩是组成陆地的主要物质。花岗岩比玄武岩轻,而且陆地地壳又比海洋地壳厚。因此,地壳浮在地幔上时,陆地相比海洋盆地高出很多,露出海洋表面。现在的陆地占整个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五大洲的每个大陆都有多个古老而又坚实,大小可达几千公里的地块,称为古陆核。整个地球陆地上有三十多个古陆核。最古老的有三十八亿年,稳定地存活到现在。相比较,海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2-29 22:33:49)

在1962年十月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时期的标志性事件。人类第一次被推要核战争的边缘。美苏的对峙持续了十三天,最后达成妥协。苏联从古巴撤离导弹,美国也从土耳其撤出中程弹道导弹。同时,双方同意只能在地下进行核武器实验。为了确实协议的实施,一个全球标准地震台网建立起来,监测地表震动的情况。一百三十五个观测站的数据统一收集传送到丹佛郊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2-27 09:30:41)

除了得到杜·托伊特等少数的支持者的努力提倡,大陆漂移学说还是沉寂下来,直到二战结束之后。我一直悲观地认为人类永远无法避免战争。战争导致无数个体的生死,家庭的破碎,但是它是人类整体社会解决矛盾,自我修复的机制。就像甲壳动物在一次次艰难的蜕壳中长大,人类文明也是在一次次战争中发展。这是社会性生物的一个残酷又无奈的事实。尤其是从近代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2-22 23:20:00)

1910年的一天,喜爱户外活动和探险的魏格纳正在卧床养病。百无聊赖之中,他注意到墙上的世界地图。美洲东岸的海岸线和非洲西岸的海岸线相吻合。特别是美洲巴西突起的部分对应非洲几内亚的凹进的部分,就连细节都像齿轮一样可以咬合得纹丝合缝。其实,以前就有不少人观察到这种现象。大家只认为是一个有趣的巧合。但是魏格纳头脑中灵光一闪:美洲和非洲原本就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2-13 21:19:59)

大撞击产生的高温熔化了地球的岩石,形成一大片地幔洋。远处看去,地球就像一个熠熠发光的橙红色圆形液珠。因为小行星体的兼并和小行星的撞击,以前地球在形成过程中也曾有过地幔洋。但是这次应该是最大最后的一次。地球上产能的机制包括月球的潮汐力,小行星的撞击,以及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同位素物质的辐射。至今地球内部还有强烈的核辐射反应。同时,地球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2-10 19:21:42)

夜空中最大最明亮的星体是月球。人类文明史上,人们赋予无限神话崇拜和浪漫情怀的天体只有太阳和月球。但是,月球的起源却莫衷一是,直到1984年在夏威夷的一次特别学术研讨会议确定了大撞击假说的主导地位。 地球诞生后不到五千万年里,一颗原行星以四十五度偏离角撞击到原地球。原行星的质量大概是原地球的三分之一。撞击速度大约每秒十公里。这次撞击不像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2-04 22:02:45)

地球确实不起眼。它的质量只有太阳质量的百万分之三。事实上,太阳系所有行星的总质量不到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二。行星只是太阳形成的副产物。四十六亿年以前,一片星际云物质不知受到何种扰动,产生密度的不均匀涨落。物质由引力作用向高密度的原核区域聚集,产生热量。十万年后,原始太阳成了一个原恒星,就像是一团冷烟中心温暖的火种。星际云的收缩也形成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2-02 22:14:50)

五生命和家园 1977年的九月五号,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出发了。它的任务是探测太阳系的外行星。三年内,旅行者一号相继飞越木星和土星。因为观测土星的卫星泰坦的重要性,旅行者一号的飞行轨道经过了特别设计。它在完成土星行星系统的现测后,放弃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直接往太阳系的外太空飞行,再飞越出去。 旅行者一号携带一部金唱片机。人类是如此的孤独,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1-28 16:33:42)

2006年回了一趟老家。趁机去了出生地天河镇。整三十年前我们从这里搬出来。天河镇离吉安两个小时的车程。然后沿着蜿蜒的小路走进山沟里曾经是住家的三线医院区。现在已是一片橘林和一家看林人。医院和职工宿舍早已不存在了。只剩些许残垣断壁和上面依稀模糊的时代标语。不变的是那条小溪流和鸟啼虫鸣掩照下的潺潺流水声。 现在想起来,二十多年前在上海的日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