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舟静泊听涛声

让心之船随思绪漂流,静息聆听岁月流淌的歌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07-04-07 09:02:59)
今年四月十一日是王小波逝世十周年忌辰。十年来王小波热方兴未艾,据说“王小波门下走狗”已风光初现。前年在绍兴的徐渭青藤书屋,读到郑板桥在印章上自称:青藤门下走狗,想必“王小波门下走狗”典出于此吧?圣路易斯华裔女作家张洪凌是王小波铁扇子,她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后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攻读创作。出于对王小波文学的热爱和信心,倾注六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7-04-01 03:00:13)


美国首府华盛顿DC一年一度的樱花节是人海花潮的家庭节日(http://www.nationalcherryblossomfestival.org)
The2007NationalCherryBlossomFestival,March31-April15,withtheParadeonSaturday,April14!
DC的樱花有十几种,其中以吉野樱最多。每年,百分之七十的吉野樱开花,就标志著“盛开”(peakbloom)期的到来。华盛顿中心的樱花树有3700多棵,主要分布于三个地段,一是华盛顿纪念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7-03-31 16:35:35)

阿尔萨斯首府斯特拉斯堡是我去过的第一个法国城市。欧洲的朋友得知我们要访德国南方莱茵河谷,便提示我们不要错过这个欧洲风格浓郁的地方。当时我只专注于德奥之旅的案头准备,对这座法国东部边陲小城不甚留意。 是一个风和日丽的秋日,德国友人马库斯兴致勃勃地带我们上路,沿着黑森林北麓驶向德法边境莱茵河谷。马库斯轻车熟路,他身上毕竟流淌着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3-24 18:54:43)
德川江鑫问道: 听人说起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请问安舟和凌志大夫,这两者对人体各有什么影响?若能用外行人的词语解释就再好不过了。先谢过了!
安舟答道: 德川江鑫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有兴趣?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自主神经或内脏神经系统,控制调节内脏,脏器内肌肉,腺体活动。通常情况下,人们并不意识到这类神经在工作,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3-17 07:22:45)
感谢网络使天地变小,这周奇妙地在网上与恩师重逢。遥想当年那风雨如晦的年代,是这位老师为我点亮了指路的灯火,搭建了通往知识彼岸的桥梁,引导我这样一个初中都没毕业的小女兵踏上求知之路!我一直视老师为我的忘年交。记得老师是苏北淮安人,抗战流亡时负笈重庆,后来留在西北,执教杏坛,桃李满天下。老师博学,国学底子深厚。文革岁月中,他闭门读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7-03-11 17:01:53)
儿子放春假了,决定留在校园找暑期工作。去年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回家,和同学相约去受飓风重创的新奥尔良城做了一礼拜的义工。作为母亲,我感到对已经成年的孩子影响力渐渐式微。这个周末读到世界日报上龙应台的文章《给河马刷牙》,为两代人的诘问而深深感触。文章转载如下:
两个世代的相互诘问(之三)龙应台专栏
现实的一代
  
  安德烈: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03-01 19:11:04)


中国新年的春节晚会上,我们合唱团登台放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委婉活泼,《我和我的祖国》典雅抒情,唱出了海外华夏儿女对祖国文化的眷念之情。艺术指挥彭瑜先生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在首善之区领衔指导几家华人合唱团。他的艺术专长使这个由声乐发烧友组成的业余社团活动有声有色,合唱技巧日臻成熟,艺术风格日渐鲜明,把中华精曲演绎的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02-24 07:54:18)

这张泛舟漓江的电影招贴画钩起我的桂林情愫,于是在中国新年的周末,独自走进影院,欣赏了《ThePaintedVeil面纱》。 电影改编自英国作家毛姆的1925年的同名小说,作品已是第三次被搬上银幕,可谓经典。编剧出自《费城故事》的剧作家之手,摄影有拍过《钢琴课》的摄影师担纲,导演是好莱坞的名导JohnCurran。外景桂林山水的摄影,女主角的服饰,主题音乐使这部电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2-14 06:33:25)
今年第一场暴风雪终于袭来。清晨早起打算铲雪,无奈冰雨冰砺铺天盖地,给积雪的道路新添几分凶险。刚刚接到电话,告知上午门诊取消。乌拉!感谢冰雪送来浮生半日闲。
庆幸老公上个周末飞回中国,否则说不定此时会被暴风雪困囿在芝加哥奥海尔机场。婆婆今年虚岁八十,生日在腊月二十八。“二郎探母”不仅为母亲祝寿,陪老妈聊聊家常话,更能在国内过年,与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2-10 08:04:49)
柳蝉是个有灵气的网络写手,俏皮的文字跳跃着女儿心。我们不期而遇在同一个网站,她写的《十三路公共汽车开过我家门口》撞在我写的《沧桑丁家桥》上,共同的南京缘使我意外得知柳蝉竟是翼之老师的女儿。 翼之老师是大学时代最难忘的教授之一,中等身材,面廓清朗,微微含笑的嘴角抿着一丝坚毅,眼神沉着自信,讲着上海口音的国语,举手投足间透出一种世家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