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
文章来源: 林贝卡2010-07-14 20:47:39


底色 (节选)
作者:林采宜

  许多人永远走不出自己的童年,生命的底色总是在你不世事的时候就悄无声息地打好了.

  伊莎贝拉.邓肯说,贫困使他的母亲无法为孩子们请仆人或家庭教师,而恰恰是这种自由放任的童年赋予了她"一种自然发展的生命",成就了邓肯无拘无束的舞蹈风格。她的舞姿自由飘逸,浪漫不羁,一反传统芭蕾的种种规范与教条,表达自我的真实存在,舞出对生活悲剧性的领会。

  天赋如同一粒种子,落在不同的土壤里会长出姿态完全不同的植物。同样是才女,冰心对海的感受和邓肯就大不一样。

  作家冰心也是在海边长大的,她笔下的海是温柔的、秀美的。冰心的海,是天使的梦境。因为她的母亲,温柔如静美的月亮,她的父亲,庄严如灿烂的太阳——他们共同给了她温暖幸福的童年。“一片冰心在玉壶”,活到80岁,依然童真,这是她的美丽。

  无论是舞蹈的语言,还是文章的笔法,都脱不开作者的底色。性格决定命运,而童年的际遇决定了性格。无论感知、表达,还是生活方式、处世态度,都脱不去刻在骨子里的烙印,而这烙印有先天的禀赋,有后天的历练。“诗穷而后工”,没有艰难困苦,看不透人生的深度,从这点看,冰心写来写去都是童话,都是梦境;张爱玲一支纤笔,穿透人世。

  还是那句话,人,永远走不出自己的童年。邓肯的奔放、冰心的温柔、张爱玲的阴郁和自恋,处处都是童年的痕迹,童年的底色。


林贝卡 2010年7月14日 夏 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