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是最凄切的执着:Never Let Me Go“永远不要放我走”
文章来源: 荻花2011-08-18 08:26:48



凯茜站在玻璃墙外,神色平静安详,看着手术室里,自己一生最爱的汤米走向死亡。他躺在手术台上,转过头来。他们的眼光相交,深知彼此内心的悲伤,所以用微笑来安慰对方。


 




凯茜,汤米,还有露丝一起在一个叫Hailsham的寄宿学校长大。表面上一切很平常,身着校服的孩子,严厉的校长,在草坪上私语的女生,在操场上踢足球的男生。然而,一切又不对劲:员工和访客对学生们疏远又有些厌恶的态度,频繁正式的体检,孩子们明显的和外面世界的完全隔离。终于,新来的老师露西小姐在课堂上用最直白的语言说出了真相:长大以后,你们会捐出自己的器官。在三四次捐献后,你们短暂的生命就会终止。这就是你们被克隆出来唯一的目的。那些十一二岁的孩子们静默地坐在那里,眼神里有震惊,却没有人哭泣,没有人尖叫,没有人愤怒。露西小姐被解雇了,孩子们的生活一如既往——他们没有选择地来到这个世界,他们只能没有选择地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


 在这个背景下,凯茜,汤米,和露丝的感情纠葛是电影的主线。在这个爱的三角里,露丝带着积郁的怨气进攻,凯茜则是带着宿命感退后。凯茜一直珍藏着少年时汤米送给自己的磁带。在昏暗无人的宿舍里,伴着那首爵士歌曲“永远不要放我走“, 十二岁的凯茜紧紧抱着破旧的枕头,闭着眼睛,缓缓起舞:亲爱的,抱紧我,抱紧我,抱紧我,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我走。





“永远不要放我走”这句话是一个绝望的恳求,一个完全被动的姿态。这不仅仅是凯茜对汤米爱情无声的请求,更是他们对人类良知的请求。凯茜不会象露西那样,拼了全力去抓自己注定不能留住的东西,也不会象汤米,寄与太多的希望后是歇斯底里的爆发。凯茜在很小的年纪就学会了放手,学会了把主动交给别人,自己做一个旁观者。因为这样不可避免的痛苦才会变得可以忍受。 她平静地叙述着故事。不是她不能感受痛苦。能不痛吗?明白自己的生命注定不会超过三十岁,知道自己的肾,肝,心,眼会被一一摘除,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亲吻自己最爱的男孩,听着他们在隔壁房间做爱,照料着一个个和自己一样的捐献者走向死亡。。。不过,她强迫把自己从自身剥离,那扯心裂肺的痛楚仿佛就没有那么不堪了。


 抛开唯美的画面,Never Let Me Go“永远不要放我走”是一部残忍的电影。观众很难把它归类——它没有典型科幻片未来世界般的场景。故事设在八十年代普通的英国校园,乡镇和病房,反而有些复古的苍凉。而它提出的道德问题如此沉重,远远是普通的爱情片所难以负载的。


 




电影里多次出现“摒弃”的影像,路边铁丝网上挂着被风刮来的破烂的塑料袋,让孩子们兴高采烈的破旧玩意儿,凯茜,汤米,和露丝成年后住过的废弃的农场,他们重逢后专门去看的那艘搁浅在海滩上的旧船。最后是被摘取了器官的露丝象垃圾一样被抛弃在手术台上。这些人类的复制品被刻意隔离在人类世界之外。我们不和他们接触,假装他们不存在,这样我们的良知就不会在夜半把我们惊醒。


 当凯茜和汤米去申请缓捐,Hailsham的校长爱米莉对他们说当年收集孩子们的艺术品不是为了看他们灵魂里有没有爱,而是为了看他们究竟有没有灵魂。不过,Hailsham最终还是被关闭了,因为他们“在给一个没人想问的问题提供答案”。


 人类被一己之私蒙住了眼睛,自欺欺人,因为我们知道,凯茜和汤米这样的爱,只有在灵魂最深处才能生根发芽,开出我们可能也自愧不如的繁花。凯茜最后说,他们的生命和他们所拯救的人类的生命最终都会终止,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抛弃自己的道德底线来换取苟延残喘的长命百岁,人类即使有灵魂,也会萎缩。而凯茜和汤米再短暂的一生,有了爱,也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