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反问:世界上有这样的国家吗?
文章来源: 万家述评2012-10-30 22:58:46

德国人反问:世界上有这样的国家吗?

▲今天和一个德国人聊天。我问:你们的议会有外国人吗?回答:外国人不能担任议员。我接着问:你们国家的官员可以把老婆孩子送国外入籍,独自在德国当官吗?答:如有这样的官员,那媒体要乐晕了,还不大做文章。我继续问:你们官员可以偷偷在国外存款吗?答: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政府就下台了。 该德国人反问我:世界上有这样的国家吗?我不敢回答。

▲ 谈民主,直选你不敢;谈公平,三权分立你不敢;谈公正,信息公开你不敢;谈公开,全面报道你不敢;谈历史,还原真相你不敢;谈腐败,公布财产你不敢;谈尊严,收复钓鱼岛你不敢;谈爱民,全民医保你不敢;谈安全,立法问责你不敢;谈合法性,真正选举你不敢;谈扫黄,取消二奶你敢不敢!!

▲据“无国界记者”组织公布的2011-2012年全球“新闻自由指数”:芬兰再度名列榜首;台湾位居第45位,上升了3位;香港则名列第54位,跌了20位;中国大陆在179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174位,世界排名倒数第六。排在中国之后依次是伊朗、叙利亚、土库曼斯坦、朝鲜和厄立特里亚。

▲马英九:当一个政党,失去绝大多数知识精英的支持,就不再具有先进性;当一个政党,失去绝大多数弱势群体的信任,就不再具有正义性;当一个政党,大多数失去信仰却 热衷于金钱,就不再具有公仆性;当一个政党,多数时候把宪法坐在屁股底下,就不再具有合法性!

▲【怪异的改革】国企改革,几千万人下岗;机构改革,公务员膨胀到1千万;教育改革,学费越来越高;医疗改革,一场病能打倒一个中产家庭;住房改革,八年房价翻了上十倍;媒体改革,说假话成了新闻联播;收入分配改革,越改越贫富悬殊;干部制度改革,越改贪官越多!难怪中国现在,钱多的不满意无安全感,钱少的也不满意更无安全感!

▲吴敬琏说: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是“两暴文化”:一个叫暴君,一个叫暴民,轮流坐庄。暴君对大众压榨得太厉害,原来的顺民就成了暴民,揭竿而起。暴民掌权后不消多久也成为暴君。于是,就形成了“暴君压迫-暴民起义-出现新的暴君”的循环。这种“打倒皇帝做皇帝”的历史重复了几千年。

立此存照:当年他们是怎么说的

▲"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有人说:共产党要夺取政权,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制,这是一种恶意的造谣和污蔑……只要一有可能,当人民的组织已有相当的程度,人民能否选举自己所愿意的人来管理自己事情的时候,共产党就毫无保留地还政于民,将政权全部交给人民所选举的政府管理。共产党并不愿意包办政府……"――刘少奇,1940

▲"人民的自由出版是近代文明的道路。它需要文明的创造,它需要文明的批判和自由研究――健全的文明都容许批评,它没有什么经不起文明批评之理――真正的出版法以人民的自由出版为常道,因为人民的自由出版是思想信仰、良心、学术、言论自由集中的镜。"――《新华日报》1944年社论

▲"中国人民文盲太多,进行选举时非常麻烦,这也是事实。……选举的能否进行和能否进行得好,关键在于人民有没有发表意见和反对他人意见的权利,在于人民能不能真正无拘束的拥护某个人和反对某个人,至于选举的技术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人民文化水平低,就不能实行民选吗?》1944年2月2日

▲"首先要说明,候选人决不是指派的,而是由人民提出的,在乡选中每一个选民都可以单独提出一个候选人。在县选中每十个选民可以连合提出一个候选人。选举的方法是分成两种:一种是识字的人,写选票;一种是不识字的人,则以投豆子代替写选票。"――《新华日报》1944年2月2日社论

▲"我们尊重并且愿意接受美国朋友善意的批评和建议,正如我们对孤立主义提出批评,应受到尊重一样,这也是从彼此激励互求进步以加强两国人民的合作出发的。我们丝毫也不心存疑惧,认为美国朋友的批评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新华日报》1944年3月15日社论

▲"我们并不需要、亦不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并不主张集体化,也不反对个人的活动――事实上,我们鼓励竞争和私人企业。在互惠的条件下,我们允许并欢迎外国对我们的地区作工商业的投资……我们相信着,并且实行着民主政治。"――《新华日报》1945年4月19日

▲"他们说这一套(指民主)都是外国人的东西,不适用于中国……顽固派还在用八十年前用过的方法来反对真理……民主制度比不民主制度更好,这和机器工业比手工业生产更好一样,在外国如此,在中国也如此。而且也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民主,却没有只适用于某国的民主。"――《新华日报》,1944年5月17日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货,不是代用品。把一党专政化一下妆,当做民主的代用品,方法虽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愿望相去十万八千里。中国的人民都在睁着眼看:不要拿民主的代用品来欺骗我们啊!"――《新华日报》1945年1月28日

▲1945年9月27日《新华日报》二版头条刊登毛泽东答记者问,标题是《毛泽东同志答路透社记者中国需要和平建国》:"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是由普通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们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这里不需要橡皮子弹。"

▲"罗斯福总统说过:'吾人历史上无时不表现美国人民准备作自由人民,且为此权利而奋斗'现在,也只有集合全世界爱好自由的人民的力量来奋斗,才能怀着信心瞻望将来,让全世界所有各国人民,都可以自由生活,不受暴政摧残,而凭他们多种多样的愿望和自由的良心而生活。"――《新华日报》1945年4月13日

▲"一个民主国家,主权应该在人民手中,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一个号称民主的国家,而主权不在人民手中,这决不是正轨,只能算是变态,就不是民主国家……不结束党治,不实行人民普选,如何能实现民主?把人民的权利交给人民!"――《新华日报》,1945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