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a Conquete de l’ouest夏日西行(15):Vancouver 温哥华
文章来源: longhair2009-02-11 18:01:39

下午五点,我们开始了离开 Kelowna 、西进温哥华的路程。

西行了不过十分钟,就路过一片购物中心。为刚才在火辣辣的 Okanagan 湖的沙滩,没有泳衣而不能尽兴而耿耿于怀的我,想着温哥华的海边,决定马上拐进去,找地方买件泳衣去。

本来以为十分钟搞得掂的事,结果因为看得眼花缭乱,试来试去,又看好的没码、有码的不喜欢,最后害大小朋友在外面的车里生生地等了四十分钟。 好在,最后总算不是空手而归,而且是淘到了有不少折扣的。

一路飞奔了四百来公里,终于在晚上十点钟,我们抵达了温哥华的落脚之地—— Cherry Blossom B&B.

这个樱花家庭旅馆是老同学、老朋友 Rainbow 通过一番精心挑选后给我们安排好的,条件可真是不一般的好。大房子里的大房间,家庭似的整套的床饰(除枕头外,还有全套五个欧枕、靠枕、脖枕的),外面走廊边有电脑可以上网,有免费小点心吃、饮料喝。

整个房子装饰得既漂亮又舒适。男主人据说是 UBC 的教授,女主人打理家庭旅馆,女儿是玩马术的,长得又高又靓,骑在马上照的那些照片更是飒爽英姿得很。

1 )

2 )

3)


每天晚上,女主人问好我们第二天早餐时间。第二天,等我们下了楼,早餐的桌子已经摆好了,原料也准备好了,看到我们了, 就开始上可以先准备好的那些,象麦片、酸奶什么的,然后就开始做要现做的那些。

每天,我们至少可以吃到两道热乎乎的东西。 真的是第一次吃这么讲究的早餐,居然象吃一个正式的晚餐那样是一道道上,当然吃的东西跟晚餐是不同类的。大朋友吃得很享受;小朋友照例是跟主人家的话多得不停嘴;而我呢,花那么多时间来吃早晨,尤其是在旅途之中,真的是觉得有那么些太奢侈了。

4 )


丰盛的早餐足足让我们晚了至少半个小时出门,上路的时候已经是近十点半了。先奉母亲大人的命,奔向位于列治文的菩提禅修中心而去。

两年多前,老妈第一次来加拿大,在温哥华停留了几天。有一天我老同学带她去公园玩,在那碰到一对老头老太,他们给她提起了菩提禅修中心,送了她一本菩提上师的书《袈裟》。好象老头老太回了国,他们还有联系过。就这么,她算了是入了菩提禅修的门,所以要我一定要去中心,捐奉一下,看看有什么资料可以拿回来自学。

去到那满足了老妈的要求,顺便买了两张 CD , 是菩提禅修用的梵音梵曲,真的是听了很让人心宁神定的那种音乐。

出了禅修中心,就赶紧往西温的 Rainbow 家里去。夏天她女儿放假,她正好带着回国一家团聚一下,本来现在应该还是国内的。回去之前,她还专门留了个她温哥华的朋友电话给我们,说是有什么事情可以有个照应。没想到这天一早给那个朋友电话,才知道她因啥急事,已经从国内赶回来了。这么一来,我们终于也就有了机会去见识一下她在西温的豪宅了。

GPS 的好处在这种时候就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可以顺顺当当地就找到了地方,不用在漫游的手机左一下右一下的问怎么走了。她那离海边没几条街了,从我们靠近时走过的坡度就感觉得到。那寸土寸金的地方,所以街道不算宽、宅与宅间距不算大,不过上下四层够宽敞、景致看出去很不错,尤其是顶层可以看到大海和雪山。可惜那天,天不作美,灰蒙蒙的,看不远。

听人说温哥华晴天少、雨水多,不知道是不是这种阴沉沉的天也挺多呢。如果真是,我倒宁愿选寒冷的晴天,至少有足够的阳光。原来是没这体会的。后来在斯德哥尔摩呆,进冬后有一个多月,不仅白昼日日渐短,而且昼夜都是阴沉,心情那个郁闷呀,严重而不知原因。后来看新闻说,当年当月的日照水平只有往年平均的四成,导致患忧郁症的人数剧增,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那是缺阳光缺出来的。从那以后,蒙特利尔的寒冷在我眼里就多了一个优点,它越冷的天通常都越阳光明媚的。

跑远了,大力扯回。毫宅虽好,但我们实在没时间多呆,走马观花参观了一下, Rainbow 就带着我们出了门,去 Capliano Suspension Bridge 。这个吊桥是1889 年由 George Grant Mackay 建的,用来进入对面的他买来以保护不被砍伐的林地。它本来是用粗麻绳呆起来的,现在换成2 英寸粗的钢绳了,可以承受两辆满员的747 飞机的重量。

其实,各种吊桥也见过、走过一些,但这么长,这么高的还是第一次。桥有 450 英尺长,高于下面的 Capilano Canyon 的水面有 230 英尺。一般来说,我不畏高、也不怕晃;但是这高和晃凑一起,我就不仅怕了,而且难受得很。在摇动的厚木板上,好不容易过到对岸了,头还在转转的,脚好象踩不实似的。大朋友没怎么出声,不过看起来也不是轻轻松松的样子。只有小朋友啥事没有,在桥上一个劲、摇摇晃晃地往前跑得欢,在大多是神情紧张的大人们中穿来钻去,叫都叫不住。

5 )

6 )

7 )

8 )


进到里面,地方不大,有些小朋友玩的节目,而且吊桥不断。当然这些在林子里密密的树木之间搭起来的呆桥,跟第一个走过的那个大的比,那就是湿湿碎了,如履平地一样。我们在林子的一个小范围里这么环绕着穿梭一番,看了不少参天大树。有一棵都有两、三百年的树龄了,高得看不到头、粗得几个人才环抱得过来 。而且,有的树上长树,不说小朋友,大人看了都觉得新鲜。

9 )

10 )

11 )



从那吊桥出来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如果不管晃不晃得厉害,象小朋友那样,可着劲地往前走,任是东到西歪,扶着扶手继续走,不停下来,头就不晕得那么厉害了。所以,出来的时候,虽然有进去时的心理阴影,一咬牙赶着出来,反倒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了。

出来都半下午了,找了个地方吃了点热乎乎的米粉,就去Stanley Park。过了 Lion’s Gate Bridge ,沿着西边走,就先到了Third Beach 。这下泳衣是有了,太阳花花也可以看得见一点点了,可是昨天的热辣辣就完全没有了。在水里走了一阵子,凉嗖嗖的,终于没敢把泳衣外的背心脱掉、进水去游乐一番。只有小朋友自己,全然不觉冷地在水了跑、摸,滚、爬得兴高采烈的。

海边有不少鸟儿在飞飞停停的,我拿着个相机,想照两张酷酷的。可惜我那老爷机,快门速度奇慢无比,每每对好了的美美姿态,等到喀嚓那声的时候就啥姿态也没了。好不容易有这么一张静态的,其实全无特点,上在这里权当是对我当时苦苦想酷的纪念吧。

12 )

13 )

14 )

15 )


离开沙滩,继续沿着海岸线下走,边走边欣赏一下公园的景致。因为中间有一段在修路,所以,现在留在记忆里最深刻是那段的那些些工程混乱,景致什么的,反倒没什么印象了,怪可惜的。

等到了图腾柱那里,都停了车,拿相机对着城里方向照了几张片片,准备泊好车,走近去好好看看这个名点的。平时一路走,每到一个点,我总会在时时在手边的自制旅游文件夹里记上两笔。不知道今天怎么就到了这个时候,才想起要记一笔。顺手一摸,不在平时放开的手边,四处找找,居然完全没影了。虽然回程机票在随身包包里,可是其他所有相关的功课、单据、记录都在那个白夹夹里呀。那一下子,我真有些毛了。缓了一下劲, 脑子才可以开动,想想实在是没可能丢掉的,最大可能就是忘在 Rainbow 家了。不过,之前她送我们到吊桥,分手的时候说她有事要办不回家的,而我们要去另一个方向上的 Bonney 家吃饭。那就得深更半夜才能去她那里取了。

16 )


抱着一丝侥幸,给
Rainbow打了个电话,她正好还在家里,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已经看到我落下的宝贝了。此时此刻,图腾柱也不重要了,我们火速奔向她家,取了东西,立马往住BurnabyBonnie家去。

Bonnie是大学同学,同专业不同寝室,毕业这么多年没联系,不知道怎么她才到了温哥华没多久就那么巧地联系上了。上次妈妈来,到温哥华,就是在她家落的脚,我得当面好好感谢一下她。十几、二十年没见了,能这么聚聚,真是太好的一件事。吃着他老公做的丰盛而美味家产菜,品着美酒,聊着美丽岁月的回忆,听着孩子们美美的笑声,真是其乐也融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