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的面纱 影评Painted Veil ---by Acme
文章来源: acme2007-12-17 23:43:24
染色的面纱 影评Painted Veil
--by Acme

上世纪20年代的英国社交舞会上,斯文拘谨的大龄男青年沃特(Walter)见到了高傲不驯的大龄女青年凯蒂(Kitty), 迎了上去......一个没有很多身家的大龄女青年唯一的出路是嫁人,一个担任政府公职的老实拘谨的大龄男青年,在即将被派往中国的情况下没有很多的选择。她需要一个丈夫,他需要一个妻子。于是没来得及彼此了解和产生爱情,他们结婚了,来到了1925年的中国上海。

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凯蒂寂寞极了,她需要舞会,需要社交,需要有人陪,需要激情。而沃特甚至连性爱都是拘谨的。除此之外,他所有的时间都在工作或看书。作这样男人的妻子是辛苦的。他的淡定和平静使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与所有世俗的平凡的快乐隔绝。不是他的错,但是难道是她的么?凯蒂开始和一个风流倜傥的有妇之夫查理偷情,禁果的甜美使她以为自己爱上了查理。她和丈夫公开了一切,而查理却退缩了。 

中国偏远地区发生疟疾流行,沃特奉命前往指挥救援。凯蒂带着满心的伤痕不情不愿地随沃特来到病区。沃特压抑着屈辱,全身心地投入了救治工作。凯蒂在对情人彻底绝望以后才真正开始打量周围的一切,打量她和他的生活,打量她身边的这个人。她也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加入志愿帮助灾民的工作。他们的目光从这时才开始交汇,他们的心灵开始交流,他们的身体开始交融。原来一直在身边的这个男人是这样有情有义,沉默却有力,平静却执著。 

就在两人感情渐入佳境的时候,凯蒂发现已怀上了情人的孩子。沃特毅然决定对这个私生子承担做父亲的责任。对比查理的退缩,和沃特的担当,女人才明白肉欲情爱不值一毫,男人的分量是多么不同。可是世间又有多少女人有机会看到那一刹那的闪光呢?很多有着宽广胸襟,高尚情操的男人外表看上去却冷漠,甚至呆板,决不会讨女人欢心。而女人是需要关注和柔情的。得不到的时候,我们就感觉不到爱的存在。其实爱就在那凝视的眼神里,那沉重的呼吸中,那默默的行为上。可惜我们经常太忙碌于寻找爱,激发爱,计较爱,企图抓住更多的爱,却对爱没有信心,甚至无暇去感受爱。甜蜜与木讷,虚浮与朴实,热烈与冷漠,欢情与真爱,各样的男人,复杂的世界,叫我们怎么分得清...... 

一切都太晚了,就在沃特的工作有了突破进展,为灾民解决了干净水源之后,他却感染疟疾不治,长眠在那里了。凯蒂带着和查理怀的儿子回到英国,偶遇查理,孩子仰头问妈妈他是谁,凯蒂告诉他,那是一个不值得记住的人。而凯蒂会永远记住沃特,因为她给儿子取名沃特。  

什么是爱情? 爱情能否维系两人一生的联结? 电影里有一段深刻的阐述。 灾区修道院里的老修女对凯蒂描述了她一生追随上帝的心路历程: 她从17岁起把自己炽热的爱奉献给上帝,岁月流逝,她逐渐感受不到上帝的爱了,感到被忽视,和失望,她和上帝就象激情不再的一对老夫妇一样,但是因为责任,她永远不会离开上帝。 这段话有宗教和婚姻的双重意义。 特丽莎修女(Mother Teresa)去世后留下的大量信件里也反映了这种很真实的痛苦。 一种爱和奉献得不到上帝的回应后的颠覆般的困惑和软弱。 婚姻也是如此,我们缔结一段婚姻时候是怀着满腔的爱与激情的。 但是久而久之,婚姻中有彼此的伤害,对彼此的失望,渐至冷漠。 我们怎么办? 是寻求看似更甜美,更富有激情,甚至更容易的选择,还是凭着最初的爱和誓言坚守我们的最初的选择和对彼此的责任? 只有当我们能够除去人性弱点的面纱以后,才能发现爱和责任其实是上帝给我们的最大的恩典,那让我们看清自己看清对方,让我们的爱更加深沉和博大。 我认为这部电影难能可贵地通过一个伤感的爱情故事表明了一层深刻的境界。

============

蛇足:
看这部电影的西方人一定会完完全全被沃特那无私忘我救助一群“粗鄙“的中国人(影片对中国难民的塑造可以想象的是獐头鼠面)的高尚行为感动。我却控制不住地想到当时的历史背景。 因为沃特不是像白求恩那样志愿来到中国的,而是作为英政府的官员来的,这样,不管他做了什么好事,都有半殖民者对半殖民地的管理之嫌。 西方人的故事发生在东方的动乱的土地上,的确很有异国情调和感染力,所以我想不出什么比这更两全的办法,但是一遍看,一边可惜沃特“站错了队伍”,他要是Doctors Without Border组织的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