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记事(4)
文章来源: yijibang2007-03-28 08:59:46

我的女老板, 是留美的海归分子。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在一家大的医药公司混了几年。她已婚有一子。在面试时她告诉我,公司拨下三千万美金,由她来筹组公司。当时我立刻对她肃然起敬。一个小女子居然能从公司拿到钱。在美国的眼光来看是有把刷子的。她毕业后, 在实验室作了三年的实验。后来就从事偏向于技术转移的工作。我当时对这一个CEO人物是很佩服的。而且她的态度非常诚恳,还为我争取了不少的福利。说实在我的内心是很感动的。再有一点我当时也实在是冲昏了头,她说什麽我就信什麽。其实回美后我应该打听一下她的底细的。在美国,多次找工作,因为这个圈子小,所以一般去面试的时候,对公司的成员多少都会了解一二。我虽然想到了,但是内心有一股阻力,反而怕去不了大陆。内心一直在告诉自己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后来的两年中,我慢慢地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知道,她和我们大家一样是应聘回来的,照她自己后来的说法,她在美国那个药公司,身居要职。公司对她非常器重,无限美好的前途。在老中当中她也算是名人。她那年刚刚三十出头能够离开先生,而她的先生也居然让她离开,令我十分佩服。

 

在公司人事部门事先安排下,很快的为我找到了座落在世纪公园的顶楼公寓。这个公寓有三房一厅外带两套洗手间,后面的凉台俯旰公园。里面家具一应俱全。就这样,我在到上海的第二天就迁入新居,第三天就上班了。我的住处离地铁站只需要七分钟步行。坐两站地铁,下车后再步行十分钟就到公司。就这样不到半个钟头, 我很顺利的就找到公司了。我的原则是过着大陆人的一般生活。告诉我自己尽量做一个当地老百姓。不要突出,以低调为原则。我到了公司还不到八点钟,除了前台的小姐,似乎我是唯一到达的。等了一会我的老板来了。一阵寒暄后,我开始了我的第一天工作。平心而论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不难的。

 

头两天我到小区门口的超市买了一大堆的速食品。我说过我是打算做一个平常的大陆小老百姓。我是打算自己下厨做饭的。第一个星期六一大早我就被喧扰的声音吵醒了。我往前面凉台一看,有许多人在赶集一样,我猜想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菜市场了。也就是所谓的农贸市场。我内心的兴奋是难以表达的。立刻梳理完毕朝着哪个方向前进。这一路居然让我找到了银行,邮局,药房。再往前走,居然就是农贸市场。里面的脏乱就和当年在台湾的传统市场一样。我就像回到了老家。以前每次回台湾,我都会跑到菜市场,去回味那个又脏又乱的环境。当年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如今,我不就置身于这么一个环境中吗?告诉自己,我这一趟上海算是没有白来了。我依稀记得那天我至少跑了34 趟。我还以为是在美国,需要把一星期的杂货买齐呢。其实住在这个小区实在没有必要,每天跑跑菜市是太方便了。

 

坐了三四天的地铁上下班,我也开始慢慢的熟悉地铁文化。不排队,抢位子,不礼让,你挤我, 我挤你,这些当年在台湾60年代的景象全部在此重现。我当年出国时实在是恨透了这些现象。如今眼前又看到这些乱象,告诉我自己一切以大局为重,忍着点,一切会慢慢习惯的。

 

没多久,我就利用双休的日子开始我的上海观光。第一个周六,我坐地铁在南京路的步行街河南中路站下车。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潮,好不兴奋。我从来没有在一条街上见到这麽多人。大体上他们的穿着还可以。除了有少许的捡破烂,乞丐之外,上海可以说是一个富有的城市。这是我当时的感觉。我从南京路一直步行穿过西藏中路一直到淮海中路。最后到了陕西南路地铁站。第一次我走了有六个小时。走走看看,也算对上海市中心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我改搭地铁到人民广场,再换二号线回防。这一趟,顺顺利利也让我对搭地铁有了基本的认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交通工具是以地铁为主,打的为辅。上海的地铁,我非常的喜欢,几乎是班班准时,提供居民莫大的方便。谁要再说我们中国人不守时,你绝对可以拿上海地铁的准时行驶来堵他们的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