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还是上海 (二)
文章来源: yijibang2008-10-01 09:29:14


出了人民广场,首先看到的就是新世界,这个上海有名的百货店,一切还是那么的熟悉。人虽然不少,但是并不拥挤。我随着人群走向步行街。这个步行街可是我当年周末常来的地方。我想过去三年步行街的变化最小了。一切还是那么的熟悉。久违了,热闹繁华的步行街,我这不是又回来了吗。走到了沈大成糕饼店的小窗口,很自然的就买了一个长条的豆沙裸米糕,顺手就往口里送。味道还是一样。以前每次路经这个小窗口,总是要停下来,看看买个一两样,解解馋啊。再往前走,还是那句老话。上海还是上海,人多,车多,每个商店还是挤满了人。看了那么多的食品,我居然没有采购的欲望。记得在上海的时候,我总要买点零食,买点卤味。走了一阵子,我又往回走,为的是去逛逛以前襄阳路的市场。东问西问之下,终于找到了。座落在一栋五层楼的建筑内。小摊子还是一家接着一家。但是以往拥挤的人潮再也看不到了。店主们说生意没法和以前比较了。除去了拥挤,凌乱的襄阳路市场,换来了一栋五层楼的建筑。每个商家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排列着,可是生意下去了。有时候政府的一个德政,看起来相当耀眼,可是老百姓是否能够得到实际的效益,这是令人省思的。走了一圈,买了几件套头衫,就出来了。我以前在襄阳路被痛宰过好久。所以自认为累计了许多讨价还价的经验。这次铁了心,本来是没打算买任何东西。结果在我极强的自信心,极力讨价下还是买了。成交之后,小姐笑眯眯的,欢迎我下次再来,我的心里立刻嘀嘀咕咕,莫非这次又被宰了。

南京路步行街,可看的,可吃的,实在不少。走到了以前的石门一路地铁站,现在改成了南京西路站。一下子就拐到吴中路了。这里的生煎包是有名的。可是队伍排的实在太长,我看了一眼,闻了一下,就过去了。生平最恨的就是排队买东西。尤其是买吃的。出了吴中路,看到王家沙。第一年在上海的冬天,公司的上海小朋友告诉我,一定要试试王家沙的蟹粉汤圆。上海的冬天又湿又冷。为了品尝蟹粉汤圆的美味,那一次,在门外饱受寒风,足足排队等了40分钟。最后买了两盒蟹粉汤圆,还有芝麻汤圆。回去后,立即下锅。可不是,美味的蟹粉汤圆,至今仍旧耿耿在怀。我的老哥,多年来每季要到上海出差。我在上海那两年,每次他来,总要他来吃吃我包的饺子。那次,我特地让他尝尝蟹粉汤圆。他来过上海那么多次,居然不知还有王家沙。着实被我喜虐了一顿。

走着走着,看到一家出售奥运,世博纪念品的商店。奥运刚刚落幕,可是各种玲琅满目的纪念品,的确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逛了一圈,采购了一些纪念币。这些价钱不贵,样式也不俗,正好可以送给同事,老板作为礼物。我们这个公司,就那么几个人而且都是外国人。每次他们回国,总要带一些纪念品,小点心之类的与大家分享。礼尚往来,我也如此。可是这次奶粉事件一发,吃的东西就免了。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我就打车回府了。回到了旅馆也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到了旅馆,冲了一个凉,打开电脑,看看电视,就等待着晚餐的到来。也不知咋的,这两天的上海寻旧,时间过得特快。想想,浦西这一块就差不多了。告诉自己无论如何,要找个时间回到我住了两年的浦东世纪公园附近去看看的。

那是星期二。刚好浦东上海展览中心有个慕尼黑分析化学仪器的展览。这是每两年一次轮流在国内及德国举行。早上八点钟,我就出发了。首先,在附近的一个卖早餐的小摊子,买了一杯豆浆,一个烧饼。把肚子填饱了,我就往衡山路地铁站的方向前进。早上是乘客高峰期,车子比较拥挤。可是秩序是比以前好多了。到了人民广场换车。这是我最熟悉的二号线地铁。过了南京东路站(以前是河南中路),就是陆家嘴了。看到的是上海白领们的匆匆下车,急急忙忙的赶着上班。最后到了龙阳路。出了地铁。走向会场。这个展览中心非常的大,我也来过好几次。注册完毕,领了名牌,就开始我的浏览。

在会场上走了一早上,看了不少国内,国外的分析仪器。中午就在会场简单用了午餐。接着我就步出了会场。往世纪公园的方向前进。虽然烈阳当头,可是顺着芳甸路走到花木路,就可以感觉到一阵凉风。这条笔直的车道,铺着红砖的人行道,两旁的梧桐树,多少也刻画出典型的浦东街景。我喜欢浦东的地大,宽敞的空间,给人一种豪迈的气派。走上花木路,看到世纪公园的旁门。以前每天早上我是固定绕着公园慢跑一周,这个公园的旁门是必经之地。一切还是那么的熟悉。扫地的工人,拿着大扫帚清扫着马路。浦东的马路清洁工,一大早五点钟就开始扫马路了。扫去落叶,但是满地的灰尘随地而起。以前我就一直在琢磨总是有更好的方法清洁马路的。走着走着就到了世纪公园的地铁站。过了地铁站就是我住了两年的绿缘公寓。进了们,没有多久就闻到一股恶臭,这也是以往经常的现象。这条路,有我的每一个足迹。走着走着就到了我以前住的12号楼了。大玻璃门还是紧紧的关着。我拿起了相机照了几张。这不,我又回来了。记得那年离开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是何年才能再有机会重访旧地。

看了好几眼我住过的大楼,心里暗暗的说了声再见。我就往后门移动。这是以前我下班后到农贸市场买菜的路线。走了一天的路,实在有点累,也有点口渴。顺便在附近的联华市场买了一瓶冷饮。这个小店也是我经常光顾的。本来想往农贸市场看看,可是告诉自己,还是留点遗憾。留到下次再来浦东的时候再去寻旧吧。我一边喝着冷饮,一边走向地铁站。就这样我又回到了徐家汇。出了徐家汇车站,居然找不到出租车。只有自己走路回到我的住所。这一段路,足足的走了40分钟。这一天足足的走了近八个小时的路。那两年我在上海,体重足足减轻了20磅,也都是归功于走路这一项。因为上海的街景好,左右看看,走着走着,就到了目的地。晚上就寝后,两个大腿频频抽筋,还好第二天起来,一切恢复正常。那也是我离开上海返回美国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