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内的咏叹
文章来源: 一片竹叶2007-07-10 19:34:23


急诊室内的咏叹

竹叶

一直以为自己很刚强,一直以为自己钢筋铁骨,不曾被困难吓倒,也不曾被病痛击倒,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急诊,其原因是被一只不知名的东西“深深地亲吻”了一下。

那是星期五晚上九点多,感觉左手食指中节发痒才发现那里有一个小小的“洞”,接着局部红肿了起来。我被蚊虫叮咬出大大小小的包是经常事,所以并没在意。没想到第二天早晨竟半个手背都红肿了,简直就像是一个熟透了的红苹果。找到一点消炎药赶紧服用,明知那是对毒素的过敏反应,无奈病急乱吃药,先自我安慰一下吧。红肿的范围还在扩大,而且一条红色的淋巴腺已跨过了腕关节,我开始紧张了。好心的顾客也劝我赶紧看大夫,并建议我先到诊所去可以从那里得到一张单子再到医院便不用等候,有如此的捷径,我当一试。正好帮忙的小伙子结束了加东游,有了得力的干将,我便放心地看病去了。

在往返诊所时我耽搁了一个半小时,赶到医院时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登记、接诊、抽血一共等待了近一个小时,在我之前约有二十位在候诊室里等候,看样子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患者。我加入了他们的等候之中,那张诊所的通行证并没有给我任何方便。前后左右能转到的地方我都转了一遍,没有看到大夫的身影,却有几位护忙碌着。无所事事,先小睡一觉。

从断断续续、续续断断的睡眠中清醒以后,看到诊室内的人数并没有减少的迹象,看样子一时半会儿还轮不到我,诊室内外再转上几回。眼看着那条红色的危险信号直线上升已达肘关节,自觉大事不妙,赶紧找到接诊的护士申诉。护士也觉得情况严重,她去帮我看了我在大夫那里的等待顺序。“还有两位就轮到你了”,她微笑着说,好像是在安慰我:“很快的”。

再安静地坐下来,细听背后的一对老夫妻的唠叨。老妇人:“看来要在这里过夜了”。老翁:“或者要在这里过周末了”。老妇人:“要不我们先回家睡一觉”。老翁:“这可能是个好主意,但是我可不想回去”......邻座的少女突然扑在她妈妈怀里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她的妈妈温柔地拍着她的臂膀,她的爸爸赶紧从提包里取出纸巾为她擦去泪水……我的鼻子一阵发酸,眼泪接着也奔涌而出。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有流眼泪了,还以为自己的眼泪已经流尽了。突然记起了李清照的“声声慢”,竟瞬间地破涕为笑了,赶紧从包里找出笔和纸,凑出了“声声慢”的上半部分。

在凌晨一点半时,在经过了六个半小时的漫长等待后,终于得到了“幸运之神”的召唤。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礼貌客气地接待了我,几分钟之后护士为我从静脉里输入了药,零晨四时治疗完毕。局部症状有所好转,我的心里也踏实了。接下来上午十点及下午七点都各再输一次药,这两次接诊的大夫都用了另外的两种药物,看来第一位大夫的治疗也不是很完善的。对症下药,“红线”很快消失了,“红苹果”也不见了。

俗话说“没有免费的午餐”,是不是既然要享受着优惠的免费医疗,就一定要付出些等待的痛苦。还好,我的痛苦是在可以忍受的界限之下,我的疾病也并没有发展到危险的境地。病痛解除了,一阙“声声慢”:急诊室内的咏叹也草草填就。

声声慢

急诊室内的咏叹

停停转转,出出回回,询询问问盼盼。急诊室中候诊,众人心乱。夜深焦躁更甚,痛困兼,奈何不怨。婆婆吵,老翁烦,哎哎几声长短。

邻座女儿款款,正花季,娇容无花璀璨?最是心酸,抽泣声声凄婉。大夫一人何处?二十余、患者辗转。宵将尽,曙光展,一夜咏叹!

 

 



20070707 因被虫咬导致过敏而在医院急诊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