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晓波的关于300年殖民地的原来说法:
文章来源: 不明则问2010-01-02 01:07:46
这里是刘晓波的关于300年殖民地的原来说法:

---------------------------------------------------------
(香港《解放月报》1988年12月号金钟文)
节选
问:你认为现在的中国社会处在历史的什么发展阶段?
  刘晓波:还没有走出农业文明。
  问:是不是要补资本主义的课?
  刘晓波:必须补课。
  问:那么,今天中国的路线还是顺着农业社会的惯性在走?
  刘晓波:是的。不过,它在调整它的专制,因为它面临危机。
  问:中国可能在根本上加以改造吗?
  刘晓波:不可能,即使一两个统治者下决心,也没办法,因为没有土壤。
  问:那什么条件下,中国才有可能实现一个真正的历史变革呢?
  刘晓波:三百年殖民地。香港一百年殖民地变成今天这样,中国那么大,当然需要三百年殖民地,才会变成今天香港这样,三百年够不够,我还有怀疑。
  问:十足的:“卖国主义”啦。
  刘晓波:我要引用马克思“宣言”的一句话:“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我无所谓爱国、叛国,你要说我叛国,我就叛国!就承认自己是挖祖坟的不孝子孙,且以此为荣。
  问:你是说,中国还要走香港的路?
  刘晓波:但历史不会再给中国人这样的机会了,殖民地时代已经过去了,没人会愿意再背中国这个包袱。
  问:那怎么办呢?岂不太令人悲观?
  刘晓波:没办法。我对整个人类都是悲观的,但我的悲观主义并不逃避,即使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又一个悲剧,我也要挣扎,也要对抗,我不喜欢叔本华而喜欢尼采,原因便在于此。
---------------------------------------------------------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刘所表达的,是一种改造专制社会的可能性,是说这种做法有可能可以帮助中国走出农业文明。这个想法的目的,是为了中国的利益,而不是要为西方人的什么利益服务。至于是否在客观上为西方人某了利益,不是他所关心的。他甚至用“没人(西方国家)会愿意再背中国这个包袱”这样一个说法来说明这个做法并不能给西方人带来利益。

因此关于他的这个论述,包括你在内的好些人都理解错了。而且,有些人以此来指控他是为西方服务,就是错误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