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在台灣(一)引子
文章来源: 華西車城2023-09-15 12:45:36

中華民國,它的名字在近代,對於西方列強是既熟悉又陌生。因為從皇權到共和,似乎應了世界朝流,人民當家做主,廢除君王,民享民治。

中華民國簡稱「氣埃娜」,全稱 Republic of China ,這是對西方人而言,他們自己就稱「中國」。

一九一二年,最後的帝王清帝退位,權力和平移交新國家。民國初年的完整,雖然清帝退位詔書寫得明明白白。但廣闊領土依然群雄割據,最早立志推翻清朝實行共和的革命黨人羽翼未豐,黨魁孫逸仙頭上的首任總統頭銜都只能是臨時的。擁兵自重的軍人們,表面上擁護共和,實則不讓任何外人管理國家名下,自己實權的家鄉。

清帝退位詔書

革命家們當然不甘心,何況連臨時總統都沒來得及轉正,權力就旁落了。他們知道自己建立的中華,成了別人的嫁衣裳。呼喚英美列強之助未果,退而求其次,聯俄強軍,誕生黃埔。幾期下來,迫不及待,開始北伐,爭霸全國為目的的內戰大打出手。一路高歌直衝北平而來,丟失的總統之位需要槍桿子奪回。

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國旗

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逸仙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無論是通過戰爭,還是通過和談,中華民國像模像樣起來。雖然東北、西北、廣西、江西、山西、川北、陝北,軍政強人、國中之國留待民國日後去收拾它,對於世界格局而言,中華民國也算独立統一主權的國家了。

收拾地方政權的戰爭遠未成效,東洋強國日本出兵東北,讓中華民國收手內戰,轉而應付外敵。由於國力懸殊,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中央政府的困境,地方看在眼裡喜在心上,趁機坐大,日後分羹,則是小看他們了。

其中最有辦法的江西、川北、陝北,共識共產發展迅猛,除了明面的地盤,還有讓人遺忘的成功滲透之下的民國要充,表面低調,偷偷摸摸已經成了旗鼓相當的軍政對手,可悲的民國政治家們,到了被人趕下海都沒明白緣由。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結果,導致中華民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盟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使中華民國一戰成名,穩坐東方老大。老大是老大,充其量兒皇帝一個,真正的人物,非美利堅莫屬。

再回過頭來說台灣,其實福爾摩薩在中華民國建國前,與東鄰的各代王朝政經交往十分正常,雖然名稱上因時間不同有過不同稱謂,實際地位與歸屬從來都不是問題,更無統一分裂之憂。反正名稱更迭絲毫影響島民和陸民生活,就這樣過吧。二戰前,福爾摩沙是日本,有日清正式條約為法律依據。

馬關條約關於台灣的歸屬記錄

馬關條約中日簽署文本


二戰之後,美國不諳東方民族性,也不想管理遠在天邊的異族,順水人情地請中華民國治理這個自己不想染指的碳元兒。細心的讀者要注意,碳元兒還是碳元兒,治理歸治理,各方並未訂立任何法律新約替代日本放棄的日清馬關條約。

自此台灣正式與中華民國牽扯上了,管理台灣時,中華民國自說自話,以行省級別管理台灣,也沒有任何別人閒話,沒有法律依據也無妨,反正等有爭議後再說。連當時民國主席蔣介石都知道,台灣地位將由一個中日條約來界定,其實就是待二戰盟國與日本國簽訂和平條約之後,由中日簽署一個類似《馬關條約》的新條約將台灣划歸中華民國。

蔣介石手令中關於台灣受中華民國托管的記錄(一九四九年)

結果到了一九五一年才有盟國與日本簽署的和平條約,就是《舊金山和約》,日本在和平條約中宣布放棄台灣主權,實際上是為中華民國擁有台灣主權做准備。

日本與盟國簽訂《舊金山和約》(一九五一年)

可惜不爭氣的國民黨政府,還未來得及簽下擁有台灣的正式文書,便被共產黨驅離大陸,自己卻到了台灣,這時再與日本簽訂新馬關,顯然不適當,結果只是在《舊金山和約》簽署之後第二年,中日簽訂和平協議,重申日本放棄台灣主權內容,而無台灣屬於或者日本永遠讓與中華民國台灣全島(馬關條約之語)的呈述。結果笑話產生了,日本放棄掉的台灣,竟然沒有了新東家簽約宣示主權。

中日簽署和平協議(一九五二年)

當大陸內戰一結束,那個從江西蘇維埃起步的政治力量,徹底打跨了中華民國的軍隊,成立自己的新國家,顯然他們並不知道共和的意思,硬是加上個重復的“人民”來命名新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九四九年)

托美國讓中華民國治理台灣之福,剩下的中華民國悉數遷往小島台灣,這就是中華民國去台灣。從一九四九年起,直到今天,大陸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人們要問,一百多年前成立的中華民國,還存在嗎,去哪裡了? 答案是肯定的,是的,中華民國在台灣。

隨着戰後國際政治與經濟秩序發展變遷,中華人民共和國聲勢愈加浩大,中華民國的名字漸漸不如台灣二字,很多不太了解中國那些事的人,只知道中國和台灣,台灣的名字,事實上已經起着國名的作用,一如既往,沒有正式法律文件認定,還是自說自話。

據說有種婚姻叫事實婚姻,一起生活下來,生兒育女卻無一紙婚書,有法院裁定為合法的案例。記得數年前父親去世後,自己辦遺產公證時,公證處還要調查父親是否有未領證的非婚生子女,因為人家也有繼承權,這就是說法律承認既成事實。

台灣有版圖,台灣有憲法,台灣有軍隊,台灣有貿幣,台灣有治外法權,台灣政府經歷過百年而連續行使行政權,從未中斷過一天,這樣一個事實存在的國家,那麼難被世界大家庭容忍嗎 ?

不難,從一九一二年到一九七九年,一點都不難。難的是自一九七九年之後,地緣政治加上國際關係自冷戰後有了很大的變化,強勢的鄰居要孤立台灣,施壓與之改善關係的國家同時要與台灣交惡,才可享用世界人口最大的市場。資本逐利的本質,使得鄰居的政策十分成功,台灣在經濟環境日益改善下,其安全環境卻日益惡化。

二零二四,台灣將進行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付總統選舉,全民直選日是一月十三日,新政府則將於五月上任履新。

關於中華民國的知識雖然不缺,但只在書本上,即然中華民國在台灣,可不設身處地了解一番,去台灣看看,終究還是紙上談兵,很多認知和理念的顛覆,都在體驗中。趁時間還來得及,不去必然後悔。

to be contin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