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中国式的“忙“
文章来源: 大臭臭2016-03-17 06:37:08

旅游度假在中国和朋友同学聚会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我最近很忙“.假如没有人说起的话,也会被问到“你最近忙吗?“

我们在国外生活了许多年,从来没有西人问过我们是否“忙“? 因为西人们把工作和私生活分得非常清楚. 工作狂是少数,不加讨论.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的经济腾飞,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对外交流. 愿意去中国留学的人数也是非常之多的.因此造就了不少“中国通“式的外国人.

下面给大家介绍的这个德国人,就是一个“中国通“式的歪果仁(外国人自己介绍时说的话).他写下了对中国人的一些看法.请欣赏.

      忙

    2015年在北京大学留学结束后,我常常思考和比较中国人和德国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我的经历中有一种难忘的现象:现在的中国人忙得不得了。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也改变很大。在这个过程中,忙碌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在北大校园里,总是能听到这么一句话:“最近很忙”。

   但在我的眼中许多学生将“忙碌”这个词当成借口:考试考的不好是因为“我很忙”;心情不佳是因为“我很忙”;和同学或语伴之间联系减少也是因为“我很忙”。

   忙碌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成一种推脱事情的理由,因此我感到它成了一种不负责任的借口。

   “忙”这个词不仅是大学生的常用词,同时工作狂也这样说。

   我渐渐发现:这个“忙”来自于社会的压力。具体来讲,当代中国人究竟忙些什么呢?忙一辈子只为了房子、一辆车或一个或两个孩子?

    根据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的一个统计,中国主要城市,如一线城市,上班族日均工作8.6小时,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上下班往返一到两个小时时间。调查也显示三分之二的人回家后还要继续工作。

   与中国相比,不少发达国家越来越遵从“慢生活”。德国媒体常用所说的“Work Life Balance”这个新词形容忙碌对人们健康的不良影响;于是提出多留出时间给家人,看书,看电影,去吃美食或去旅行等等。

   一周两天的休息是人们生活中重要部分,但是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却没法轻易做到。

   中国目前人口已达13.6782亿人,当然竞争也越来越大;同时中国的非公开失业率还很高,难怪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都怕自己好的工作职位会被人替代,所以必须努力工作,以致大家都说:“最近很忙。”

   但是我们如果认真将这个“忙”字打开来分析:如果心加上了亡,没有了美好的心情,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和意义呢? 

 

作者简介:史利安,德文名 Julian Stöhr. 1995 出生。2013年高中毕业后,赴台北大学修学汉语。2014年就读于维尔兹堡大学汉学系当代中国专业。因其汉语水平基础好,跳级两个学期。作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系和维尔兹堡汉语系联合项目,2015 春与全班同学在京修学半年。在京期间与同学拍摄了“南锣鼓巷视屏片“及写作系列思考等文章。

 

此文转自德国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