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小芳
文章来源: 红袖添香老板娘2013-09-26 18:41:05
小芳的原帖

我现在对当下的宗教很反感,几千年来变成俗人私欲膨胀和贪婪的借口。很多教义,比如你

 

 

来源:  于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1次
 
回答: 西藏在那里(四)5 由 红袖添香老板娘 于 2013-09-26 11:09:33

说的佛教,最开始释迦摩尼大佛祖是让信徒不要去膜拜,不要去修殿宇。。。要的是体会到怎么解脱人间的烦恼,结果几千年来,有几个僧人真正去读经反省,试图找到真谛?大部分就是利用世人怕死怕穷怕疾病之心,给人瞎解读未来,驱邪避难,长生不老,富贵,来挣钱养活自己和徒弟。。。现在各国,宗教是种职业,为了俗人的信仰而存在的并且骗人的职业,还不如小学老师给人益处多呢。

真想找到各个宗教的真谛,真的不如在你家后院的池塘旁,安心读书,若有不懂,谷歌下就成了,呵呵。

再不好意思地说下,那个指出三爷如何的大师,就是假大师,大师应该关心的不是人间这等俗事,这是我等无聊网友八卦的事情。大师真正该点醒的是你对佛的迷惑,是对你对空虚无聊世界的不解。

 
 




板娘回帖如下:
宗教本来就是顺应人的要求而产生的,如果说宗教能为人服务也无不可。
佛法教义太高深,我参不透。
佛说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即是人心中最美好的一面。
而佛法又提倡万物皆空。
人就是一种物质,既然人都存在了,如何能空?
真的空了就成佛了。可真的空了也就失去了做人的乐趣了。
人是软弱的。物质导致人软弱。
服务宗教的人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他们能做的不过是把心中的善散发出来再激发起人们心中的善。
至于高僧大得做到什么境界,我尚不知晓。
因为我不知晓,所以不能下定论宗教的发展是不是违背佛祖的初衷。
但如果宗教能给人慰藉,让人在软弱的时候得到依靠,在无助的时候得到解脱,在迷茫的时候能够分辨善恶,也算是存在的合理性。
宗教成为一种职业是佛经上教导的。
因为一个宗教必须要有经书典籍,庙宇和职业僧人才能成为宗教。
你说的塘边读书,静心,那是达摩老祖一苇渡江之后传入中原的禅。
禅因为其提倡的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立地成佛。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而不用对着浩如烟海的经书,穷经皓首也找不到成佛的途径。
可我们仔细想想,我们真的想成佛吗?我们真的能舍弃作为物质的自己和自己拥有的物质吗?
既然做不到,还是让那些职业僧人去做好了。
我们参禅只是让自己过得更踏实,我们不是苦行僧。不要嫌弃物质对我们的帮助。
至于对我提起三爷的法师,他的修行自有他的独到之处。他能在短暂的相处中看出很多事情来。让我很惊讶。
大师应该关心的正是人间的俗事,难倒他要去管仙家的事吗?
大师如果要点醒我对佛的迷惑,正应该从生活中开始点拨。
如果我认识到生活的真谛,我应该更快乐。
如果我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就算他说再多佛法佛理,不过是对牛弹琴。
每个人的悟性不同。佛缘也不同。法师不和我谈佛法,是因为我愚钝。
小芳爱思考,和你交流非常有意思。特意重开一贴。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