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笔为家书
文章来源: 黑黑黑黑2008-01-24 18:48:02

刚才与人闲聊,扯到回国FB,对方惊呼春节将至,该是给老妈寄钱的时候了。俺反省了两秒:为什么俺这个一向自认为贲孝顺的人,却一点寄钱的意识都没有呢?难道真是自己良心大大滴木吗?

自从上次寄钱遭到空前打击,被臭骂一通不说,还说这钱寄回来他们也不会花,存起来留着给俺以后用(好像已经算准了俺前途渺茫落魄至此)。害得俺N久提不起精神来给他们打电话。

来了N年,想想只寄过那么一次钱。如果说情意是要通过物质的方式来表达,那俺这个自感是个大孝女的概念是从哪来的呢?

看了白桦,小皮及江班的手书,俺突然惊觉:写信!这年头谁还会一笔一划地写信往家寄??除了俺这个大孝女?大孝媳妇?原来如彼!

——其实比较惭愧,这家书已经断了N久了。但俺以前的战绩比较辉煌,以至爹妈及婆婆现在还是可以拿着俺从前的一摞厚厚的信百读不厌。俺的字当然是无可称道,从来也没练过的说,只求笔划清楚不要累了老人家的眼睛。 事无巨细地一样样写出来博父母一笑,心理上会感觉不到地理上的距离。记得一封给婆婆信里夸奖2黑:俺们来时住在Main Street,人称“面街”。俺说她儿子英文如何棒,随时看到生词问他,一准解释地比金山词霸还详尽,所以被俺赏名“面街词霸”,简称“面霸”——婆婆至今提起仍会大笑不止。

从来对通电话不是很感兴趣,煲电话粥更是不会,想不出有什么话可以颠三倒四说这么久。当然跟俺不够温油不够女银有很大关系。。。至今仍赞同方鸿渐的话:电话是为了省掉面目可憎者的拜访,文理不通者的写信——倒不是说俺面目可亲文理贲通,而是觉得电话里太短兵相接,说出的话不容思考,无可回味,所以对俺,往往是最后选项。现在渐渐地懒了,常以电话代替了手书,打时心不在焉,往往是一边嗯嗯听着,一边上网灌水,所以也越发地心不诚了。

回家时看到父母婆婆拿出信来的欣喜劲,一遍遍可以读到背诵的程度,感动心酸之余,觉得自己还真不是一般滴孝顺:PPPP 新年将至,决心还是把俺这唯一可称道的孝行再拾起来发扬光大吧,,,




777777777,小狐同学居然妒火攻心,怀疑不是黑老大滴亲笔?看看,人家胖弟都给俺颁奖啦~~



嘎嘎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