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谎言
文章来源: 尘凡无忧2018-10-13 08:07:41

诗歌的谎言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内心对诗歌是抱有歉意的。

对于诗歌,我曾经抱着极其虔诚的心态去阅读。所谓虔诚,大约近乎一种对信仰的追随,只接受不质疑。当然,这样的我是十几年以前的我了,那时我还是一个文学女青年,会轻易被一些低劣的文字打动,甚至洗脑。本来嘛,不感性如何文青?

 

我对诗歌的态度是这些年开始大量阅读而逐渐发生改变的。最尴尬的一件事是,我曾经把一位网友写给别人的情诗当成写给我的,美滋滋地阅读了好久,直到有一天他亲口告诉我,那不是写给我的情诗。

这个教训着实不啻于一记闷棍将我击醒——原来诗歌可以如此轻易被代入,被曲解,被自作多情地穿到自己寂寞的情绪身上。

自那之后,我不再以花痴的心态感性地解读任何一首诗歌。

理性地阅读诗歌才能体味真正的诗歌之美。好的诗歌能够让人冷静,打开另一扇思维的大门,那是自作多情的阅读者所看不到的另一个维度的世界。

 

无独有偶。我曾经遇到将一位诗人的诗歌阅读成给自己的情诗的网友,那被误读的诗据作者本人说是写给我的。彼时得知这一点,真相是什么已不重要,只是让我哑然失笑:原来不只是我。

及至后来,我开始学习写诗句,也发生过若干次被读者误读为给他的诗的事情,让我哭笑不得,世上花痴何其多。原来男人女人,都有一颗容易被诗歌的小手轻易拨动的寂寞的心。

 

后来我再写诗句,尽量避免被人误读的可能,不过被误读依然不可避免。这世上独独不缺少寂寞的灵魂。凡是寂寞多是缘于多情,或者情无所托。像我当年一样,会被不是写给自己的情诗打动,会身不由己以自己的心情去试穿一首诗,越琢磨越觉得对自己来说很合体。

如今学习写诗多年,虽然进步甚微,但是我希望自己的诗句能够尽量往美的方向去靠拢,不再仅仅是个人情绪的一种宣泄。而现实的美有时候是无法比拟文字的美的,就像美颜相机里呈现的美人一定美于真实镜头前的那个美人。无他,经过了修饰而已,而这种修饰是为了更美。此时的更美便是虚假的,不真实的,类似于谎言。

 

那天偶然读到苏格兰诗人道格拉斯·邓恩的诗句:“亲爱的,别去信它,如果你不想相信。 一首诗也可能是一堆谎言。”不觉莞尔。原来并非我一个人认为诗是一种谎言。

于是我便有些心安理得了。所有爱好文字的诗者都是喜欢将情绪往极致里写。而真实的情绪究竟有没有那么极致,或者那么极致的一瞬间的情绪被记录下来之后,阅读的人容易误以为那情绪是长久的。而其实并不是如此。这种写作与阅读的认知落差成就了一首诗沦为一堆谎言的可能空间。

 

正是因为这种可能的存在,我又觉得我写下的这个题目是恰当的了。相对于我个人的歉意和对更多的读者的诚实,我选择后者。

我以前说过,我的小说都是虚构的,真真假假,真实的部分只有我自己知道,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意识的演变,记忆的久远模糊,大概到后来我自己都分辨不出哪个是真实哪个是虚构的了。我的诗歌也是如此。

 

因为对文字的热爱,因为对诗歌的热爱,我的诗总是力图写出一种共性而非个性,或者我总是妄想从个性的点出发无限靠拢共性的版图。如此,我的诗句最终表达的效果一定是高于我试图表达的情绪,那么我不妨坦诚地承认:我的诗歌是一种美的谎言。

 

但愿,不会有任何人被我的谎言欺骗。

假如不小心被我的诗句欺骗过,那么请以美的名义原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