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密码–电影和书的比较 (未看者慎入哦)
文章来源: 山水安妮2007-04-13 20:59:58

在电影出来前我读了这本书。我是完全被吸引了。 用一种感觉喘不过气来劲头把这本书给读完了。 读书的快感和遗憾都在这本书里体现了- 惊人的理论, 神秘的历史传奇,性格鲜明的人物,惊心动魄的情节, 和简洁动感的写作风格; 还有多少有些虎头蛇尾的遗憾。 这是一个让人读了会让人想知道更多的故事。 所以难怪有这么多的人喜欢这本书。



我对电影一直有些担心, 不仅这种类型的故事不容易拍成电影,加上汤姆汉克斯不知是否是合适的人选,再有电影出来前后有一些不太好的评论,所以我的确担心这么好的故事要给可惜了。 没办法, 谁让我喜欢操心些莫名其妙的事呢。

然后看了电影,感觉拍的是很不错的。 我算是松了口气。

想说这部电影不容易拍, 是因为故事里涉及到极多的对话,讲许许多多的历史和传奇, 搞不好便成了历史教科书,会很枯燥。另外,故事的发展都是从破密码上衍生出去的。这在看书时会很带劲,可到了电影里如何表现人的思索,是个问题。

对于历史电影做了很巧妙的手法:电影用flash back的手法在讲述历史把它同时也演出来,那种画面上的震撼要比单纯书中的叙述更强烈些。我很喜欢。可惜书中内容太多,电影只能选其中几个重要的情节。 我倒希望多一些的。 至于破译密码,感觉有些零乱, 说服力不是很强。 不知没有看过书而直接看电影是否看得明白。 书中的破译密码的过程写得很精彩,读者自然也跟着乱动动脑子,可到了电影里,这些都变得很简捷,简捷到无法显示主人公Langdon这个哈佛大牌破译教授的天才来。 可惜。

说到Langdon, 汤姆汉克斯演得挺不错。尽管他以前的角色让人难以联想到那种智力型的人。我一直感觉Langdon应该是短发的,更健壮些。 大概是受了书中描述说Langdon像年轻时的哈里森福特的缘故吧。另外在Dan Brown 另外一本书 (Angels and Demons) 中讲道Langdon是游泳好手,每天要一口气游50个来回。不过汤姆汉克斯是把Langdon是学者这一层是演出来了。这部电影的阵容很是厉害。 因为每一个演员是按着每个角色的国籍选的。 所以首先在语言举止有了可信度。 我挺欣赏这一点。 这里面最出彩是Sir Lee.  这位演员把那种对秘密的追求到狂热的忘乎所以表现到淋漓尽致。其实这个角色在书中有些模糊,到了电影里很清晰。

当然, 这部书吸引百万读者, 不单是因为Dan Brown 讲了个好故事。 更因为他对天主教会和耶稣的过去的评论和假设。这本书已经遭到教会和教徒们的谴责,所以电影里如何表现书中的论述, 是个有趣的看点。 结果导演Ron Howard挺聪明。先是完全依着书中的情节走的。像是Opus Dei的自残,教会的努力抹去对耶稣不同身世解释,以及历史上教会在这种努力中对各类异己的残害。我开始赞叹Ron Howard。 可是到了后来呢,有了一段Langdon讲述他年幼时困在深井中,向耶稣祈祷。Langdon困在井中并因而有了封闭症是在Dan Brown的Angels and Demons书中提到的。 但在密码这本书中从未提到过。 我看到这里恍然大悟, 讲述着一段是为了有这他向耶稣祈祷的话。其实人在困境中向神灵祈祷实属正常,但单提耶稣似乎是用来做中和剂的。 可惜的是为了有这个祈祷的独白, 电影里让Langdon 处处显示他的封闭症,让这个人物弱了许多。Ron Howard真是煞费苦心了。然后Langdon还有那段神和人的论述, 道出基本上心诚则灵的结论。 多少让我感觉跟Langdon这个严肃的学者对不上号。

故事中保护耶稣秘密的地下组织Priory of Sion 是另一个电影要处理的地方。 这个组织相信男人接触上帝是通过与女人的性事完成的(这也是早先培根教的信念)。电影把这一细节很含混的带了过去。也许是不想触怒教徒太多, 还是不想电影有个R rating 就难说。不过没有了这部分的细述, 这个秘密组织以不惜生命年复一年保护他们的秘密就少了个牢固的根基。道理是这样的:教会之所以不能容忍这个组织, 只因为教会是人跟上帝接触的中介。 如果人能直接接触上帝。 还要教会干什么?而这个组织有这种信仰, 跟他们知道耶稣的身世有关连。

不过我依然说这是一部好电影。因为画面,镜头的切割,音乐的处理,还有节奏的掌握带出了书中透出的那种紧迫感 。它基本是按着书的情节演绎的。我一直感觉书到了2/3时故事就显得有些软弱和仓促。 电影弥补了这个缺陷。一些小的情节变动让故事的发展显得更合情理一些, 而且丰满了一些人物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