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朝办孔子学院,想建立强国文化的随想
文章来源: 群思2014-10-11 13:47:31

过去,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以修行自身为核心,以修成讲”仁义礼智信“,言行合一的君子为目标。且有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

而西方的文化传统则是在遵守宗教条规的同时以追求真理或真知为核心。

当今,西方人的行为被宗教条规和法律来约束。而中国,过去自身修为的传统已被文革破坏,又没有宗教可遵,人们的行为只有靠党纪,法律来管控,而法律又不健全。所以人心向恶,向贪就不足为怪了。

法律是对每个人的最低要求,道德才是对每个人的最高要求,当法律成为对每个人的最高要求和惟一要求时,这个国家不管基础设施多么先进,经济多么发达,这个国家不可能是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国家。

让在共产党无神论60多年统治下的国人去信哪个宗教是很难的,所以中国现在从民间到官方都想恢复修行自身的传统文化,在当今半封建加半资本主义的社会环境下能否成功?拭目以待。

现在国人说“强大的国家要有强大的文化来支撑”所以想以全球办孔子学院来传播中国过去的文化。但外国人无法把中国过去的文化传统和中国人当前的行为对应的起来。这所谓的中国文化又有什么传播能量和令人信服的效益呢? 18 世纪之所以可有强大的中国风吹向西方,是因为当时的国朝既有强大的经济基础, 又有貌似优越的上层建筑 经济上,西方80%的白银通过瓷器,丝绸,茶叶等的贸易流向中国。而中国对外无物所求。(本应买些西方的坚船利炮,但乾隆拿钱去盖圆明园了吧?)政治上,当时清朝的科举制度比欧洲的贵族世袭要优越的多。贸易上的不平衡带来了鸦片战争及以后的中国受辱史。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景德镇瓷器出口停了10年之久。逼得法国人造出了自己的瓷器。自此,国朝的出口收入大减。而看上去言行一致的文化,其实没那么好。不过当时的西方人看着国朝比他们那时的社会强。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哪一国的哪一种文化能把自身的人,社会,国家搞好了,那这种文化就会自然远播,为别人所学习。盛唐的文化不就远播到当时朝鲜,日本吗? 英,美等的强国史不也都是这样的吗? 美国过去百年的强国文化是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来面对世界的。不管不信服的国家怎样说,信服它的人和国家就是这样信的。

一个民族对于另一个民族的歧视,主要取决于被歧视的民族能否具备有效对自己国家进行长远规划的能力,国家治理的能力,对于自己社会的组织能力,以及能否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次序,使自己的国家能够独立地可持续地发展,并最终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如果做不到这几点,被歧视是自然而然的事.

当前,国朝在韬光养晦三十年后,好像想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海纳百川,和平竞争,共同发展“为口号,来面对世界,如果搞得像让人看起来像当年日本的所谓“共荣似的,言行不一,那可是根本强不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