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买房记(续)
文章来源: 迪克袋鼠2008-09-07 18:50:58

一年多以前不愉快的买房经历很快随着我们的环球之旅淡去,在考察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日本十来个大城市之后,突然发觉悉尼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美国的房价参差不起,多数大城市附近的郊区还是很贵的,例如旧金山、芝加哥和新泽西州,比悉尼的房价还是高不少,而且美国现在经济不稳,去那里的好处也不是很突出。

伦敦和东京也都不错,但是没有高薪工作,在那里买房也是天方夜谭。权衡利弊,决定在悉尼西边我们工作附近的地区先买一栋自住房还是可以考虑的。

这一年多来,利息涨了9次,悉尼西区的房价逐渐在降,房地产市场完全掉进了低谷。虽然我们还是悠哉悠哉的租着大房子住,但一直还盯着附近几个区的买房卖房情况,有价格较低的房子开放时,偶尔也去凑个热闹。

我们看的一直是小户型,附近带地皮的房子最小也是三室。马路对面有两室的连排别墅,六月份刚竣工,底价将近40万,还不带地皮,带父母过去看了看,觉得不值,作罢。

印象较深的一栋房就在我们小区北面一点,地势较高。看完房后我们觉得不错,就先把它的要价砍了百分之十几。当时的想法就是他按这个价卖给我们就要,不卖也无所谓,反正我们也不着急。目前是买方市场,我们就这样钓鱼,爱卖不卖。然后一来二去讨价还价,房主和我们的价格还差好几万,渐渐就不联系了,最后不了了之。

就这样子有一搭没一搭晃到了七月份,两边家长都招待过了,我们想着今年可能没啥大变化,房东远在北欧,估计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我们想租多久就租多久。算了算还有年假没有休,就订了八月到斐济、十月去埃及的旅行。谁知订了机票还不到3天,7月中旬出人意料收到一封信,就像一鞭子抽到陀螺上一样,让我们突然忙碌起来。

信是中介来的,说房东要从挪威回国,让我们九月初之前把房子腾出来。这就是租房的最大不利之处,随时可能被踢出去。我们租房的心理底线就是——如果再被赶来赶去,不如咬牙买了房算了。

接到信的当天晚上就在网上查询有关信息。我们两手准备,或租或买。出租房的广告很少,卖房广告倒是挺多。查到几处价格合适的,第二天上午开始打电话约时间,下午就开始挨个看。

租房市场就像电视新闻里播得一样,一处房二、三十人申请。我们去的时候,路旁的车停得满满的,人进人出好不热闹,看得我们很泄气,更加坚定了买房的决心。火爆的悉尼租房市场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点半的时候,我们站在一处卖房标志前,发现这房子拍卖的日期是上周六。中介还允许我们看房,说明这房流拍了。我们曾遇到过这类房,流拍后房主往往急于出售,很好讲价。果然,Ray White中介的Con同学一开始给出的价格就比广告上的低两万多,好现象!

一年前的拍卖经历,Ray White中介公司给我们留下了级差的印象,而且Con这个名字,就是骗子的意思,但是常见的希腊人名字。我们心存防备。

进屋后发现户型正适合我们:三室两厅一卫一车库,后院建了两个凉棚,草地不大。12年的房子还算比较新,结构合理,各屋都有壁橱,三个独立空调,房顶加了隔热层,天然气厨房,木制百叶窗,地毯和岩石地面,后院的花园都已经修得很好了,还有个小喷泉,所以不用改动什么,马上就能入住。关键是价格,在我们希望承受的范围之内。

心里喜欢,脸上不能表现出来,向中介表示还有几个房要看,看完再给他打电话决定买不买。他表示今天还有人看这栋房,希望我们尽快作决定,最好当天签订合同。简单交流后,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握手告别。

当天五点本来还约好另一中介,要看我们那条街上的一栋待售房,可是中介不知怎么和房主约的,房主竟然不在,中介也没钥匙,把我们给忽悠了。中介一直向我们道歉,我们和颜悦色地说没关系,其实是对他们失望,不打算让他们赚我们的钱了。最后双方也在友好的气氛中握手告别——虽然距离不到100米,但是和这栋房子没有缘分。

晚饭后我们又开车到流拍的那家,想多看看环境。街道的尽头有个小型的度假中心,我们担心吵。到那里转了一圈,还和前台值班的美眉聊了聊,她说这里住的大多是老年人,也没有酒吧什么的,很安静。

绕出来碰到一个年轻人正好从距离待售屋五、六户的一家出来,我们又厚着脸皮上前问这条街的情况,他的评价也不错,只是说路旁晚上停的车多。看样子邻居们挺和善。

我们又绕到马路的另一头,发现有个小医院,很方便。刚走回待售屋前,中介Con就来电话了,他说他正领着其他人在看这栋房,我们当下戳穿他的鬼话,当Con得知我们正站在这栋房前,他无语了。小样儿,还想给我们设个假想敌抬价。他又赶紧说,正看的是另一套房。话题一转,就问我们能否现在就作决定。我们想了想,决定和他见面谈谈房子的具体情况。

到了他的办公室,他拿出关于房子的简介和地皮的合同,我们又询问了一些细节,确实觉得性价比是我们看过所有房子里最高的。接下来的30分钟砍价是最关键的,买房不是小事,一松口几千块出去了,但如果砍好了,去埃及的机票就出来了。我们咬得很紧,起价比流拍价稍微加了一些。

中介给房主不停打电话商量,然后希望我们再添点,我们列出:地毯要换、墙壁要刷、利息很高、时间仓促、我们还有别的房想看…….一来二去最后又在起价上加了两千。苏格兰房主McCain还是嫌少,又扯来扯去搞了十几分钟。

Con告诉房主:我们就坐在他的办公室里,他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如果今晚不降下价来,我们这个客户就没了。对方还是犹豫,于是中介主动提出降低了0.5%中介费,房主说再和他老婆商量商量。几分钟后,他打来电话,同意我们的出价,成交!整个讨价过程我们只加了一次价,然后拒不松口。

签完合同,已经是晚上八点了。在历经一年半多,断断续续的到处看房之后,这栋房,我们从第一次看到签合同,不到四个小时。有时候人不得不相信缘分,我们就是和这栋房有缘,成交价比一年前看上的那栋拍卖房低了十几万。

第二天,找到本区的一名房地产律师保罗Paul。去年我们准备买那处拍卖房时,跟他打过交道,觉得他人不错,有30多年经验,又是邻居。我们把合同给了他,就正式进入了买房的程序。律师会负责与卖房律师、银行和政府有关部门交涉,我们首次买房者可以免印花税。

银行的贷款需要自己申请。我们选择了西澳银行Bank West,因为它前段时间猛做广告,Rate Tracker的利息比其他银行低百分之一。这么一大贷款,低个1%就是不小的数目。虽然西澳银行不是澳洲传统的四大银行之一,可是其母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比澳洲四大银行加起来还要大,感觉值得信赖。

霹雳镇支行的人满面笑容,负责接待我们的是个阿富汗后裔Ja,刚从阿得雷德来,他的经验不足让我们这一个月里没少往银行跑,因为该银行没有个人电话,提问题只能发电子邮件,或者自己上门去堵人。好在我们工作时间弹性大,离银行也近,不然很可能无法按时交接。

与该银行交往的曲折故事:

最开始我们的贷款申请中有保险条款,Ja解释道一天多交9毛钱,买个放心。但我们觉得没有必要,第二天就给银行书面通知取消任何保险条款,可是几周后第一次从西澳寄来的正式合同中愣是给我们多加了四千多块的保险费。我们怎么也弄不明白,一天多交90仙,最后一年怎么就多出来四千多?坚决不干。

我们立即去找银行改,Ja一周有三天不在分行上班,其他人不想接手,我们气坏了,直接找到Ja的头儿Lee,她说要给我们加快办理;本周内肯定解决。可是我们巴巴的等了一周,新合同还是没来;被告知西澳银行所有贷款业务的信件都得通过珀斯。

律师保罗急了,怀疑他们把合同寄错了地方,他直接给银行头儿打电话催,我们也在银行呆着,不给解决不走。因为如果不能按时贷下款交接,我们作为买方会被罚款,违约金400多再加上房屋差价每天按10%的利息计。后来终于在我们去斐济前签了新的合同;银行告我们高枕无忧地玩去吧,可心里还是多少有些顾虑。

度假回来距离交接时间只有48小时,刚从机场出来我们就赶紧给保罗打电话,他说银行还没有办妥政府给首次购房者的七千块钱补助,天那,那份申请表我们40天以前就给银行了;我们背着旅行包下了火车,直接去了银行,Ja又不在,让Lee解决,终于在下班前Lee决定先给我们贷款,补助后申请,不影响我们交接入住。

算是好事多磨吧,这一个多月我们的心情跟坐山车似的。2008829日,我们写了7张支票交给保罗,下午三点,从Con手中拿到了新家的钥匙,终于在异国他乡有了个立脚之地。

拿出一年前列下的14条买房原则一对比,有三条不符合:

1、离开霹雳镇Blacktown大区(出了名的乱,房价很难涨起来);
8
、必须有两个洗手间(免得早上起来不方便);
9
、土地的正面尺寸不少于15米(以后翻盖起来方便,特别窄的地需要特殊房屋设计)。

但是这三条都还是可以克服的:

1、我们小区是霹雳镇最好的一片,海浪游泳池、健身中心、购物中心、图书馆等设施在西悉尼首屈一指,感觉不到任何乱的地方。如果霹雳镇房价能涨,最有可能的地方就是我们这儿。

2
、只有一个洗手间,但是厕所和卫浴是分开的,问题不是很大。

3
、地皮开间只有12米,但是房子还算很新,买房前请过专业建筑师看房,没什么大毛病,所以短期内也没有翻盖的必要。

好歹算是有了自己的地方,只要按时还贷,不用再担心房东来信将我们踢出去了。上个月我们处理了大部分旧家具,现在开始具体布置规划,自己的房子收拾起来心情就是不一样,想在哪儿钉钉子就钉,想在哪儿挂画都行! 

我们还没有开始还贷款,可是利息从本周开始已经下调了,但愿我们买的是时候——低谷上马。

搬进来一周了,大小物件都归了位。阳光普照的春日,我们坐在院子里吃着刀削面,突然有了一种以前没有过的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