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信任 —— 乳业振兴进行时
文章来源: 网上无名2008-10-20 22:13:49

10月11日,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质监总局等六部门下发下架紧急通知,要求各超市、商店、城镇和农村零售摊点等销售者,必须将所有9月14日前生产的奶粉和液态奶,无论什么品牌、批次,立即全部下架,停止销售,就地封存,由生产企业进行清理,批批检验。经检验符合限量值规定的,须在单体产品包装上加贴"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的标识,才能重新上架销售。

10月12日晚10时,中央电视台二套《对话》栏目播出《牛奶的诚信》——奶业三巨头蒙牛、伊利、光明的三位老总赵远花、郭本恒、靳彪汇聚“乳业振兴进行时”节目。这是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曝光一个月之后,三家乳品巨头首次共同在公众场合向消费者致歉。三位负责人还首度对问题奶粉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理措施等一一向公众作出解释。

 

本期对话节目视频  

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对话进行到后来,越来越像一场变相的广告战。尤其是当被问及行业的重新洗牌时,几位老总斗志昂扬起来,纷纷为自己的企业大拉选票,希望广大消费者在这个草木皆兵的时候,能够信任自己,众志成城地把自己推上奶业新老大的位置。

我刚才提及的那个问题:有人说这个事件之后,乳品行业会重新洗牌,到今年年底你们坚信还是企业的前三甲吗,有没有谁敢说能坐在头把交椅上?

赵:这个事情是挺重要的,就像刚才蒋教授说的,这个事情对于乳品行业来说是一次大的地震,但地震过后谁能重新站起来,我觉得这就是又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可能九年前,蒙牛是最后一个,因为你出生的晚,我不能跟完达山比,不能跟在座的所有的比,因为我们当时才刚刚出生,但是今天这次地震以后,可能我原来跟他们三家都有距离,现在我跟他们三家又平齐了,未来说谁能把握住这次机会,我觉得这也是我们蒙牛所想的,也是我们每个员工的心声,其实大家刚才看了,我带的这个牌子,叫“蒙牛加油”,这是我们员工自发做的东西,在所有的MSN上都加了这个口号。我就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地获得消费者,我觉得最后你能是什么样的只有消费者说了算,我在这里说了不算。

郭:我感觉赵总说的非常对,消费者的选择,我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说我一定是第几,但是我拜托消费者选择我们。

靳: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反观这个世界,它对整个行业,对中国乳业,现在看来它是件好事,因为这个问题初期发现了,那么国家大力度去整改去解决,那企业我相信除了我们三家,所有企业都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冕,都会大力度解决生产管理中疏漏的地方,而且也会吸取过去这种快速扩张快速发展的一些教训,我相信完达山的老总也不会趁机迅速扩张抢市场,他更加会谨慎地发展,我们这时候也会调整自己发展的速度,这样未来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良性的中国乳业,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格局。而那个时候,我可以自信地说,我相信伊利还是在三甲之中,我们伊利依然可以作为乳业的龙头企业。

又过了几天,打扫卫生的阿姨到我家来。我知道她不大看新闻,抓住她说,你最近不要去买9月14日前生产的牛奶,等检验合格了再说。

她一听大惊:“我昨天刚刚买了两箱。平时小孩整天闹着要喝,我舍不得买给他们。昨天超市里大减价,买一送一。我一看那么便宜,赶快买了回去给小孩喝。你不告诉我,我还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消息!”

“你应该去把新买的牛奶退掉”,我理直气壮地对她说。

“有得退的么?”

“我觉得应该可以退吧”,回答得已经不太有底气。 

我是真地心里没底,不知道如今有谁还值得我们信任。商家就有这等本事,脑子随时装满生意经。为了自己口袋里那些钱,消费者的健康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赖,都充当了牺牲品。现在他们来向消费者他们所谓的上帝要信任,可是这些人已然寒了心。

获取一个人的信任,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很多很多的真诚。而失去一个人的信任,往往只在一转念之间。

对于这一轮的乳业大洗牌,我们国人恐怕都不会盼望本土企业一蹶不振,外资品牌借机吞噬国产奶粉甚至高端液态奶的市场份额,昔日国内行业巨头成为外资进入中国液态奶市场的桥头堡。但是业界大佬的万般嘴脸,又实在令人信心不足。今天中国奶业的困境,正是由他们的贪婪一手造成。那些所谓的成本压力,不过都是东窗事发之后的借口。再大的压力,也没给你害人性命的权利。眼下擦屁股要紧,今后万万把裤带拴牢,不要再那么容易见利忘义。更不好既当了婊子,又哭着请消费者帮忙给立个牌坊。口口声声要追回诚信振兴乳业的大佬们,你们就好自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