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八月八日“爸爸节”的前夕(图)
文章来源: 成长2008-08-06 13:02:35
再过两天就是八月八日了,为了不想和奥运冲突故提前撰文纪念父亲生命之后的点滴。。。。。。

八月八日是台湾的爸爸节,往年的“爸爸节”我很少打电话给家父。
原因是;军人出身的父亲可谓是“爱憎分明”,对八月八日这个台湾特有的“爸爸节”他老人家可是不太“感冒”呢。
而今年的“爸爸节”我多么希望我能给父亲去一通电话,可是这一小小的愿望却将永远无法实现。因他老人家已经离我而去了。。。。。。

和许多中年失去父或母亲的朋友一样,第一年是最难过的。

自去年冬天,家父在我准备返家的前一周突然仙逝,这让我在情感上一直无法的释怀。
我直到现在还不太能接受那个爱我,疼我,宠我的老爸明明知道我马上就要回去看他,而不等着见见我就自己先走了。

而风尘仆仆的我赶到家门时,迎接我的却是家父的灵堂。

为了不让妈妈伤心,我咬紧唇跪倒在父亲的灵堂前。。。

中国北方的夜,寒风萧瑟。而骤失父亲的我,哀痛的心比那萧瑟的风更寒。

第二天,在我的坚持下,弟弟的司机带着我去殡仪馆见父亲。
路上,他们一再告知我见到父亲遗体时千万别掉泪,不然家父会“走的很累”。
笃信基督的我,虽然不信这些,但还是尊重的答应不掉泪。
当父亲的遗体从冰柜中移出时,我强忍着泪水,仔仔细细端详着他老人家。

感谢神!如同家人告知我的那样,父亲走的时候没有痛苦,他老人家的遗容是那样的安详,仿佛在熟睡中。。。。。。

隔天就是家父的追悼会,早上六点多,一些亲友来向家父告别(七点起灵)。当临到家父最后一批的老部下(有许多都是从外地赶来的)来向他老人家告别时,主持人“一鞠躬”的话音刚出口,就见一位部下扑通跪下来并说;“老爷子对咱们如父亲咱们给老爷子跪下送送他老人家”,一见他们下跪,我们四个子女也连忙回跪,他们给家父磕了三次头,我们也忙着回磕。。。

到了七点,我们全家最后一次在父亲的灵前跪别他老人家,紧接着外面响起了鞭炮声,起灵了。

那天,天空少见的晴朗。在转弯时,我回头望着晨光下的“车队”,心里喃喃的对老爸说;“老爸,您一生都爱“热闹”您看大家都来送您了,您高兴吗?”

连着两天未眠,当我们到了殡仪馆的看到有“首长”和家属接待室时,原以为我可以休息一下,可没想到两个大厅的沙发上已坐满了从京津二地来的空,陆军的代表和家父的老战友们。

此时,弟弟(我们家唯一的男孩儿)和姐夫跑去追悼会的大厅做最后的检视,大姐也不知去了哪里,我和二姐就忙着向“首长”和家父的老战友们一一握手答谢。

望着这些看着我长大,如今两鬓斑白的伯伯阿姨们在北方的清晨冒着严寒来送我父亲最后一程,我的眼角再一次的湿润了。

我不记得我是怎样地走进追悼会的大厅的,我只记得当哀乐响起来时,我整个人儿开始无法控制的颤动。我不时地抬头在大厅的天花板间寻找父亲的“灵”,我相信他在那里看着我。

追悼会的大厅布置的庄严肃穆,身着军装,覆盖着党旗的家父的遗体摆放在大厅的正上方,各界的花圈摆满在大厅的四周。。。
老实说,此次军方对家父追悼会的布置和整体的安排我真的是很满意,他们不仅在车辆,人员调动上做了最大的努力,而且还派了摄影师和军方电视台的录像师将整个追悼会录制成DVD。

追悼会结束时,所有的与会人员移步去外面观“礼炮和烧花圈”的仪式,而我则悄悄地留了下来(追悼会的前一天,我就对弟弟(因他负责和军方谈追悼会的事宜)说:“我要送老爸最后一程,我要在焚化间陪伴老爸直到最后,不要跟我说有难处,你让他们去想办法吧”。)

当人们离去后,整个大厅就剩下军方的干事,天津市老干部局的一个官员和我及老爸的遗体。顿时,我觉得好空旷,好孤独。
我俯身亲吻着父亲冰冷的脸颊,并对他说;“老爸,您别怕,我在这儿,女儿会一直陪着您,我为您祈祷,您别怕哦。”
这时,一个工作人员来推家父的灵车,我就随着他,护送着家父穿过一般人火化的焚化炉,一直走到最后一间有两个特有的焚化炉的焚化间。

直到这时我才知道焚化炉也有不同的等级。

几乎所有的焚化炉,遗体都是从“这边进,另一边出”一个接一个的“流水”式的作业。
只有最后这间的两个焚化炉是“进出”为同一处的,也就是说这间的“炉子”是将遗体放好后,点燃焚化,冷却后,捡骨,清理。
不同于大众化的“流水”作业,这里你可以100%的拿到该遗体的骨灰而不会“掺杂”他人之骨。

我在焚化间陪伴着家父,看着他安详的遗容,我为他的灵魂向我的神祈祷。
我在这等待的30多分钟里和我亲爱的老爸作最后的道别,向他倾吐我对他的爱和不舍。
家父生前,我不曾亲吻他(国情不同),而现在我在他的额头和脸颊上留下了我的吻。。。。。。

当工作人员将家父的遗体推向焚化炉时,我跪在那里泪送到大火熊熊地燃起。。。。。。

让我以家父的碑文为此帖的结束语吧-----

这里长眠着我们敬爱的父亲。
祖籍山东荣城的父亲,十七岁从军,南征北战,将自己的毕生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及国防事业。您的贡献被载入大型文献《开国将士风云录》的第一卷中。
亲爱的父亲戎马一生,勤劳律己,忠诚坦荡。您用生命教导我们要为人正直,清廉,乐观,宽厚。
亲爱的爸爸安息吧,您的品格以彰显在后代子孙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