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台北 -- 两岸大不同(上)
文章来源: 成长2011-06-25 14:47:44


最近联合报刊登了郭采君写的『张望两岸/在上海,在台北』,俺也是一个常常出入两岸的人,虽然上海不是俺常去的地方,但文章中列举的上海例子俺在别的大陆一线都市也大都遇见过。

海峡两岸虽乃同语同宗,但因政治因素而使得双方相阻了好几十年。
岁月随着社会的制度和教育的不同而导致双方在生活习惯和接人待物的语言用词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最近两岸随着台湾开放对大陆人士来台的自由行,而会使民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加的频繁和广泛。
但两岸间的差异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生活在上海的台湾人,或许从她的眼光中我们能滤出两岸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点,当然她所列举的是她自己的看法,但却不失作为游客对两岸认识的一个参考。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因学习,工作,休闲而穿梭在两岸三地,多一份认识,多一份了解就能使我们如鱼得水在任何地方都优游自在。


 張望兩岸/在上海,在台北 (上) 
        
             (聯合報/郭采君)

 

这次跨年回去台北一趟,出了机场我就打电话给妈妈跟她说我出来啦,现在在「打D」。
上了车,我跟「师傅」说麻烦前面「右拐」,下车我还差点等「师傅」打「发票」。

去了餐厅,叫人家「服务员」,短短几天下来发现,我一辈子在上海的时间,比我在台北的时间还久了!很多朋友问我在上海住了六年,还有什麽地方跟台北不一样的?回上海后越想越多,还是写下来跟我的朋友分享吧。

没有什麽顺序的写,也并不代表全大陆或全台湾人的说话方式、举动或生活方式,只是我在这里工作的这六年所经历到的。

如果在电梯里

在上海,当我刚入大楼时候,如果有人在电梯里面,他们通常不会等你,不会帮你按著门。如果你跑得够快,被门夹完进入电梯,他们不会有任何反应。他们习惯进入电梯後,要不然就是面贴著电梯按钮,或者贴著门。大家会假装没有对方的存在,不会问候,目光不会跟你的碰上,不过有时候会大胆的盯著你上下看。

在台北,如果有人看到你要进电梯了,通常会帮你按著门,当你进入电梯常常还会点个头或说早安之类的问候语,尤其是邻居的话。当你手中拿东西,会问你要去几楼,帮你按按钮,而且大家习惯进电梯之後站靠里面的地方,不是贴在门前面。台北人比较喜欢讲话,常常会在短短几秒钟里就八卦很多事情。

在上海,如果你对任何人有什麽请求,你可以直接问。譬如,你要问一个东西,可以直接说∶「这多少钱?」如果你挡到人家,他们会用手臂推推你把你推开或者撞开,有时候会说「让让」。
下雨天的时候,当你走在一个比较窄的人行道时,他们喜欢把伞举在面前,这样如果对面有人走来,就会像两头斗牛一样,看谁把谁的伞斗走,谁就能直走。

在台北,你说什麽东西之前都要加个「请问一下」或者「不好意思」。如果你挡了人家的路,他们会说「借过」,通常身体不会与你接触。
如果下雨天有人朝你的方向走过来,两个人的伞会往外歪一点,雨伞或身体都不会碰撞。

在上海,大家会把整个电扶梯站满。有一次我赶时间,有三位阿姨站在电扶梯上,我咚咚咚跑到她们後面说∶「不好意思,借过一下好吗?」那位站在左边的阿姨慢慢的转过来瞪了我一眼说∶「这不是就快到了吗?」就站在原地不动了。她的意思是,要我等一等,她们就快到底了。如果经过你问之後她们愿意让的话,站在左边的人会往左边略靠,让你从两个人中间过去。

在台北,电扶梯的右边都站著人,左边要不然是空的,要不然就是有人在走,没有人会停留站在电扶梯的左边。如果两个人要聊天,平行的站在一起,而後面有人走上来,那麽站在左边的人会自动让到右边的人後面,让人过。

吃东西的时候

在上海,大家吃饭的时候,可以嘴巴张开嚼食物,发出吱吱吱吃饭的声音也没关系。如果你有东西要吐出来,如鱼骨头或者渣渣,可以直接吐在桌上。当嘴巴有菜饭的时候,大家不会介意你讲话或者开口笑,你要不要掩盖随便你,女生也是。

在台北,吃东西时大部分的时候嘴巴是闭著的,不会发出任何声音,也不会满嘴饭菜讲话。如果有东西需要从嘴巴移除,有些人是用筷子把东西接到盘子的旁侧但不是桌面上,或者吐到餐巾纸里。吐水果子的时候,有些人会把手握成一个拳头,跟嘴巴接在一起,把东西吐到拳头里面之後(这样就看不到你吐的过程),再把东西放到餐巾纸里。
不管用什麽方式,吐出来的东西不会在半空,也就是说,它会从嘴巴直接到筷子、手或餐巾纸上面。

在上海,有些人打喷嚏时会用手遮起嘴巴,但跟台北比的话,上海还是比较多不遮嘴巴的人。我在地铁里、餐厅里、办公室里,均被人家的鼻涕直接喷到过。

在上海,牛肉面里会有一两块小小的牛肉,有时甚至就几片小小的肉片或一点肉丝。

在台北,牛肉面里是大块大块的牛肉,还有大块的胡萝卜等其他食材。

在上海,餐厅里的啤酒是室温的,如果你要冰的,必须特别要求,而且有时候就只有温的,要求也没用。

在台北还有国外,啤酒永远是喝冰的!

如果你问路

在上海,人家在路上、商场里、店里,常常会碰到你、撞到你,但是很少说话。

在台北,大家离对方的距离比较宽,就算人很多也不大会碰到你。如果碰到的话,会说个「不好意思」或者「对不起」之类的话。

在上海,路名会很清楚的标出中文还有中文拼音,并写上东南西北,还有往这个方向的门号是多少到多少。

在台北,路标比较没有那麽清楚。

在上海,当你不知道怎麽去某个地方问路时,回答大多是「往那儿」然後大概的指一个方向。经常,你问的人如果是卖票员或者坐在桌子或台子後面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会抬头看你。

在台北,回答你的人会跟你讲怎麽到达的细节,譬如∶「往左边走,到下个街口,看到XX便利商店之後左转,然後向前走几公尺┅┅」我有一次在台北迷路,路上没人所以我走进一家脚底按摩店问路,两个按摩师都很积极的回答,门口算钱的女孩甚至起身从她的座位後面绕出来,拉著我的手腕到店外面跟我说怎麽走,结果送我送到了街口。他们让我好感动,泪都差点飙出来了!

在厕所里

在上海,人比较多的地方的公厕里,大家会在每一间厕所前排一个队。也就是说,如果有五间厕所,可能会有五个队在排。如果你排的那一间刚好有人在办「大事」,那你就倒楣啦!

在台北的公厕,不管有几间,大家都会排成一个队,这样就真正的先到的先上。

在上海,我有很多次遇到人家在公共场所上厕所门不关。最近的一次是在浦东机场,进去了洗手间吓我一跳,三个女的上厕所没关门,我差点进去,而且其中两个是蹲在马桶上面的。

在台北,目前为止我还没看过有人不关门上厕所,除非没有门或闸坏掉了,不过也还没有碰到过没厕所门的问题。

在上海,我以前的公司厕所里是没有卫生纸的,在很多公共场合的厕所里也都没有卫生纸。上厕所之前,你得记得自己带卫生纸进去。有些地方,会在外面放卫生纸,所以你进stall之前要先拿好你的卫生纸,要拿够呀不然就完蛋了!

在台北,所有的厕所里一定有卫生纸!除非是刚好没了,但不会一直不放。

开门的时候

在上海,进出公共场合的时候,前面的人开门之後不会注意到後面有没有人,你紧接在人家背後也很少人会转头注意到,更别说帮你拉门了。

在台北,人们开门的时候会注意到後面是不是有人,如果有的话通常会帮你拉门,不会让门打在你脸上。

在上海,很多人吐痰。但上海已经很好了,到了别的城市,有人在室内也吐痰,如火车站买票的地方我看过人家吐痰到瓷砖地上,然後清洁工人就拿拖把把那个痰拉来──拉去。

在台北,我已经很久没看过人家吐痰了。我记得小时候还看过,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