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奥结束了,谁赢了?
文章来源: GoBucks!2021-08-08 09:15:40

当然是体育强国美利坚合众国(见下图)。虽然美国的金牌总数只比中国多出一枚,但是银牌(美国 41 vs 中国 32)和铜牌(33 vs 18)以及奖牌总数(113 vs 88)都远超过中国,说明了美国体育的深度,广度和实力,而不是某几个项目上的。

图一:东奥奖牌统计。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体育实力也得到迅速增长。有些项目还引进国外教练和技术,使这些项目得到迅速提高。跟美国不一样的是,中国的体育搞的是举国体制,而美国则是草根运动。什么是举国体制,百度百科已经有很好的总结,比如,

举国体制是指以国家利益作为最高目标,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调动相关资源和力量,国家负担经费来配置优秀的教练员和软硬件设施,集中选拔、培养、训练有天赋的优秀体育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在比赛中与他国竞争,争取优异比赛成绩、打破记录、夺取金牌的体育体制。“

请注意,在中国,“国家利益”是最高目标,这不光是对体育,其它也一样,而美国则是个人利益为主,个人做好了,国家沾光,当然人家不愿意国家也没办法。中国之所以这样做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自从解放以来,中国基本按照苏联的模式来管理,体育也不例外。凸显国家利益也跟一党专政有关,党跟国不分。国家从小培养选拔,从场地,设备,设施到教练,国家在你身上投入巨大,你当然要付出,这是没得商量的。场上表现不好,导致输球,被人骂是正常的,谁要你拿国家的钱?拿钱办事,太正常不过了。

相比之下,在美国,国家在个人身上没有太多的投入。这次著名的NBA运动员,凯文杜兰特,参加东奥是没有薪水的。美国的体育是草根运动,全民体育,参加体育是完全自愿的,自己选择的,自己出钱,国家没有任何帮助。我孩子从小就参加社区的体育活动,参加各种项目的训练比赛,都是自己掏钱的,而且都很费钱。如果孩子要继续下去,尤其是进入比较高水平的比赛,花费就更大了,比如服装费,场地费,设备费,教练费,旅行费,等等。这些都没人报销,连税都没法免,都是自愿的。成绩比较好的,具有职业潜能的也许能够得到赞助商的帮助,但也是有限的。美国有老中培养孩子体育,也就是推体育娃,是为了能上顶级大学,这完全是违背了体育精神,也让娃不开心。也就是说,首先应该是喜欢,上学才是其次。

美国这样做是有自己的原因的。首先,政府是靠纳税人的钱维持,没法搞中国那套从基层选拔人才,也无法养类似于业余体校那样的机构,因为根本不需要,靠民间即可。在那样一个自由社会,是很难选拔一个儿童,放弃学业,放弃一切,进行集中训练。这次美国有不少运动员都具有大学甚至好几个学位的,要不就是在校生,中国的有几个?他们一旦离开体校国家队,谋生恐怕是个问题,因为他们大都数文化水平都很低。一些女运动员可以选择嫁豪门,其他的就业是个大问题,贫困潦倒的报道也经常有。

美国的税收体制可以让民间发展全民体育。在一个普通社区,各种体育设施都会具备。如果社区比较富裕,那么体育设施就会更加丰富,更加现代化。我曾住过的社区,光棒球场橄榄球场就有好几个,加上学校的设施谁都可以用。相比之下,中国这些年来经济发展迅速,高档的住宅区到处都是,但有几个像美国这样的,带有大众体育设施的社区?我是没看到过。有的基本都是民间办的,为了盈利。球场,球场,你哪去了???我想,老百姓如果在城市规划中有更多的话语权,他们肯定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我不清楚中国的举国体制每年的花费是多少。拿再多的金牌似乎跟老百姓的体育毫无关系。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也只是满足了所谓的“国家利益”,这个抽象的怪物。老百姓每天还是在拥挤的环境当中找地方锻炼。能否把学校的设施开放给街坊邻居?能否少建点高楼大夏?多建点大众体育设施。但目前老百姓对他们交的税是没有发言权的。对美国人来说,国家拿不拿金牌似乎跟自己没有太多关系,反正都是别人的钱,拿不拿是他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