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当代艺术
文章来源: 汉至2015-03-10 00:48:06



突然发现自己即使用英文也很会说话, 一口气讲一个半小时, 学生们都被我吸引在话题上, 没有课间休息, 很不简单。

当然我说的内容不可能不引起艺术史学生的高度注意: 当代的艺术博物馆都应该改造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的避难所。

当代艺术所标榜的创意和人性关怀, 即使在道德高度上的不断攀比, 都无法回避艺术家企图努力地挤入当代艺术史这个最基本的利益驱使。

当代艺术的规模和规格都在不断提升, 无论是对资源的浪费还是高额的包装和运输费用, 都是典型的奢侈过程。这种做大做绝的当代艺术方法论, 将污染和浪费推向高潮, 却从来没有为人类社会正尔八经解决过任何问题。

艺术家要证明自己的智慧做什么? 

真正的智慧和创意应该是无形的, 大智慧就在于实实在在地为社会少消耗一点物资和空间。你们看到那些当代艺术馆里的垃圾了吗? 它们即使不是垃圾, 每天那么大瓦数的灯照着, 空调开着, 还有保镖看守着, 想想还有那么多人露宿街头, 有起码的人文关怀的人都会自然地对这个制度反胃起来, 作呕起来, 乃至唾弃它们。

作为艺术家, 跟社会上其他任何行业的人相比, 最应该做的其实就是不做, 艺术家的特权, 恰恰就是可以逃离不原意做的违背良心的事情。我希望当代艺术家多思考, 多读书, 把艺术简约到传达思想的极少和极致。从轰轰烈烈的当代艺术表象中游离出来, 清净, 自修乃至潇散, 才能悟到真谛, 成为大觉悟了的积极文化人。

我这样说当代艺术, 也是难得地点化一下这个主次颠倒又自以为是的功利世界。

很多人会拿出一本厚厚的现当代艺术史来跟我辩论,但其实艺术首先要解决的最人文的问题,也就只是艺术圈自身的生活问题,或者说如何让大家活得好的问题。当写实主义越来越走向高精坚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没有饭吃,因为他们距离生存的标准越来越远,所以他们要革命,为自己找到过好生活的合法理由,所以艺术理论和相应的艺术史就进步了。

中国今天的艺术问题,也并不是一些书呆子以为的什么是最理想最“好”最“真正”的当代艺术的问题,而是如何让最多数艺术家过得好的问题,这才是所谓“自由”的前提,也是艺术实现内在价值的基本。

不论用什么语言, 基本的道理, 所有的人都很容易听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