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成和他的女人们
文章来源: 海棠花飞2008-03-31 11:51:22

本不知胡兰成何许人也,因着喜欢张爱玲的作品,才对这个让孤傲才女 “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 的男人有了点好奇。而在短短的两年后,此男人却又让张爱玲发出绝望的悲叹: “ 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 这是怎样一个男人啊,居然真的就让风华正茂,二十余岁的一代才女从此花凋叶残了。

胡兰成为汪精卫的亲日伪政权服务一段自有历史公断,不在此讨论。读他的 “ 今生今世 ” ,难免会感慨于他对女人的游刃有余。一生中,狎妓不算,上了他自传的,就有八个。而且无论他是怎样的始乱终弃,每一个对他却都是情意绵绵,难以释怀,不能不说他是个中高手。正如他自己所述 “ 我与女人,与其说是爱,毋宁说是知。。。情有迁异,缘有尽时,而相知则可如新,虽仳离决绝了的两人亦彼此敬重,爱惜之心不改。 ” 一个 “ 知 ” 字,让八个女子忘了天上人间,不知今昔是何年了。

其实纵观胡兰成的情史,无外乎两点: 博爱,寡义。惯穿始终的,是他骨子里的自私的本性。因为披着件文人迷人的华袍在外,往往不易被女人所识透。

他的博爱可从他生命中女人数量和品种的多样性中可见一斑。

他择的第一,二个妻来自农村,是出于中国传统的传种接代的需求。原配唐玉凤,为他打理一个穷家,过劳而早死。虽然她的死让他 “ 此心如天地不仁 ” ,但那些伤感,在读完他的自传后,不知乍地,却让我想起钱钟书 “ 围城 ” 里那个死了老婆的教务长:表面上写些让人落泪同情的痛悼亡妻的诗作,心里却暗喜那个讨厌的黄脸婆终于及时死掉,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开拓第二春而不遭人谴。不同的是,胡兰成的原配死得过早,死在他还穷得叮当作响,还没有任何风花雪月的资本的时候。而那时他是非常需要她来帮衬家计的。他的难过,是因为失去了一个掏心献肺,忠心耿耿的佣人,而不是一个爱人。因为从他对第二任妻子全慧文的所作所为,就可预料,即使唐玉凤高寿,日后还不是被他搁置一旁,顾自寻欢作乐去。女人一世默默的侍奉,因为长寿,最终还可能会落得连一首悼诗都得不着。

他的第三个妻应英娣是当红舞女 ( 其实算妾,因为当时全慧文还是名义上的妻 ) ,满足他旧式文人的 “ 狎妓 之乐 ” 。后来因忍受不了他移情别恋张爱玲,而与他离了婚。

张爱玲是他的第四号,是唯一的,是他爱她的才情为先,而促发的一份恋情。可惜和张爱玲结婚才四个月,胡就在武汉与只有 17 岁的护士周训德成了如胶似漆的老夫少妻。

胡兰成永远是耐不住寂寞的,即使在逃亡途中,他都能化狼狈逃窜的处境为男欢女爱似的结伴而游,这可以从他在温州流离失所时与施家小娘范秀美,和在日本与日本房东一枝,之后,是上海黑帮头子胡四宝的寡妻佘爱珍之间的感情戏中可以窥见。

胡兰成既有对原始续香火用的女人的需求 ( 唐玉凤,全慧文 ) ,又钟爱能陪他寻欢作乐的女人 ( 应英娣 ) ,他亦不可能只停留在文人精神上意淫般的极乐 ( 张爱玲 ) ,还时时需要女人能帮他随时随地解决实际生活和肉体需要 ( 周训德,范秀美,一枝,佘爱珍 ) 。对这些女人,他通通都爱,都要,虽都是出自真心,也只不过是极端自私的占有,为己所用,而从不为那些女人着想。在过了初时的甜言蜜语期后,他总是很快就要移情别恋,一点也不犹豫,不含糊,看似多情,实为残忍寡义。他的所谓的 “ 知 ” 女人,只是由本人欲望所驱使,是有目的,有条件的 “ 知 ”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懂得女人并爱惜女人,因为真爱是舍不得爱的人伤心的。所以当应英娣,张爱玲,周训德受不了他的花心,为之垂泪时,他不是自责,反省自己对她们的伤害,而只是一味的生气,反怪她们不理解他的多情。

张爱玲因为他而受了不少骂名,因为她甘愿做一个 “ 汉奸 ” 的妾。解读他俩短短的恋情,我挺为张爱玲叫屈。因为,张爱玲是一个独立特行的人,虽才情横溢,却不好时事。与胡交往,并非出自政治上的共鸣,而且至始至终也没贪图他一丁点钱财和所谓的地位。相反,在他落难时,虽然她深深地被他的移情别恋所伤,仍还出巨资供他花销。对于一个与自家姑姑,弟弟都斤斤计较得很的女人,这是一件不到爱之刻骨,非能所为的事。更何况胡兰成一生有八个女人,为啥就单单骂她,实在对她有点不公。

从男女爱恋角度出发,我看到的是一个女人被一个男人不懈的追求所感动,最终为一个聪慧男人看似谦卑的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而卸了所有防备,毫无保留地让他占有了一个封闭已久的心。她贪恋的是与他忘了日月星辰的闭门神聊,是一种精神上的极致享受。其实在这段恋情中,胡兰成更是个受益者,因为张爱玲的缘故,才有他后半生流亡日本时所完成的一些文学创作,否则他将只会有些为亲日伪政权所作的哈巴政论文遗世而已。

只是胡对俗世中享乐的追求,是不会因精神上的满足而嘎然而止的。而张爱玲却极不善此道,胡对她感情的被叛,也是迟早的事。对于张爱玲来说,没有胡兰成,她的感情之花不会在寂寞里开出花来;当然也是因为胡兰成,她不得不经受花开后漫长的枯萎。不经花开,怎知其艳;难逃枯萎,方知其苦。滚滚红尘中的男女,让后人空余叹息。

现时对胡兰成的生平简介大致如下:
胡兰成( 1906 年- 1981 年),中国近代作家与争议性人物。出生于浙江嵊县,青年时于燕京大学退学,对日抗战时期替汪精卫的亲日伪政权服务,在政治上的地位常为人不齿,并有中国近代著名汉奸的丑名。胡兰成在抗战胜利后逃到日本,晚年曾到过台湾文化大学,当时叫做阳明山文化学院,开课教书, 1979 年他的书 “ 禅是一枝花 ” 在台湾由三三出版社出版。在台湾文学界对他的评价也是两极化,有人相当欣赏他的散文风格,有人则对他有相当严厉的评论。 1981 年他死于日本东京。著作在中国大陆出版的有:《中国文学史话》《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其他作品有《革命要诗与学问》、《建国新书》等。胡兰成与中国当代重要女作家张爱玲的一段恋情为人津津乐道,他晚年出版的最后一本书 “ 今生今世 ” 详细的描写了他在爱情与政治上摇摆的个性。

海棠花飞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2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