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华案例的反思
文章来源: 老X2008-11-24 16:26:25


吴京华案例的反思

吴京华被公司开除、导致其枪杀三位主管,无疑给海外华人界带来了巨大震撼,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有着相同经历的华裔,漂洋过海求学、异国他乡安家落户、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由苦到甜、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读书人”,“老实人”,这震撼实为灵魂深处的“共振”,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吴京华有太多的相似。这也是我,如同大多华人同胞一样,面对吴京华的恶性犯罪事实,却恨不起来。

无论如何,同情归同情,但我绝不赞同吴京华的犯罪行为。姑且不论此事对他人、对他人的家庭造成的伤害,就对吴京华其本人,其本人的家庭而言,这就是一种极端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想想这倒下的家庭砥柱,几乎失去丈夫的妻子、几乎失去父亲的幼子,这事实上本身就是一种罪孽。

我想生活中遇到与吴京华有相同难处的也有不少,冲动之下,与他有类似的、想用极端手法解决问题的也不是少数。冷静下来,大多选择的是妥协、反思,重新开始。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

很多人对吴京华的犯罪行为持赞赏,“男子汉当断立断,有骨气”,“仕可杀,不可辱”。但此事若真的落到你的头上时,如果你的精神没出毛病,你也敢出此下策吗?如果是我,我是绝不会的。损人害家之事,还是三思而后行为好。

77 年高考后,一个聪明绝顶的朋友居然名落孙山。录取完成以后,才有招办的熟人婉转的告诉其父亲。该考生的成绩的确是居全省前首,但放在桌子上的材料,几乎被所有的学校过了无数遍后,还是孤零零的摆在那桌面上。那令人生畏、一无是处的政审鉴定,所有的学校都只能是兴叹之余而不敢为之。那时候,政治还是要挂帅的。

究其原因,就只能是车间书记公报私仇。在不久前的一次车间的重大事端前,这位老兄坚定的站在总工程师的一面,正面的回击了书记的不实之词,帮助总工赢得真理。而他马上面临就是这一份充满谎言、致人于死命的政审材料,前途暗淡。

他也像你我一样,面临这样的人身侮辱,眼前一遍黑暗,思维顿失,就还剩一根筋,怀揣一把菜刀,去把书记剁了。还好,没有找到书记,到被总工和一帮工人弟兄给拉住劝导了一番,才冷静下来,避免了一场悲剧。当然,总工和工人弟兄们帮助他把官司打到了教育部,才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后话了。

回过头来看吴京华,一念之差之下,未能得到正面疏导,终酿悲剧。所以我时常想,在吴京华失去理智的紧要关头,怎么就没有能遇到一个能化解冤屈的机会呢?我无意诉说吴京华的妻子,她也是深受其害,到底是吴京华有意避开了家人而挺而走险?还是吴妻忽略了老夫的异常举止?

再看吴京华,老吴的精神必定出了问题。一个爱家爱子的慈父,一个拼打职场挣家业的男子汉,二万五千里都走过来了,怎么眨眼间就面目全非?无论如何,今天的现实比二十年前打江山的时候好得多了,那么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老吴怎么可能就忘了呢?所以老吴的精神肯定出了问题,这样的话,老吴应担当的刑事责任就会减轻不少。至少,辩护律师应该清楚,老吴是六一、二年出生的。而那两年出生的国人,多是受过营养不良的“震”,因而脑短路时有发生,老吴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工业社会,竞争激烈。职场就是战场,随时都会有风险。朋友,当风险降临时,冷静处事,三思而后行,切切不可冒然出格,干出害人、害己、害家的蠢事,吴京华就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