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 啊~啊~啊~ 之 活受罪
文章来源: chic2006-11-16 18:34:48


前几天去 opera house 看歌剧,属于大姑娘上轿性质的。:D

歌剧的票敢情还挺贵,稍好一点的座位就要一百多。因为又不是看图兰多之类的名剧,我干脆一咬牙一跺脚买了张最后一排最便宜的。

坐到位子上之后目测我和舞台的距离大概有一个半街口 (one and a half blocks) - 真事儿不带骗人的。因为观众席是在斜坡上的,所以颇有点一览众山小的味道。只不过众山是演员的袖珍身影。

印象里歌剧因为是个卖中气的活儿,演员大多较胖 - 不是很符合审美观点的说。离舞台半里地远的好处就是我看谁也没觉出胖来。不过女主角身材好像很五短,比其他演员至少矮一头 - 就像临时找不到演员,现从白雪公主里借了个矮人来一样。

整出句是德文唱的,舞台上方有字幕。德文听起来很有金属感 - 那叫一个铿镪!

演员唱得很大声,很有力气的样子。不过唱的调调好像和伴奏不相干。并且没有任何旋律 - 要不然就是我耳拙听不出来。每次我好不容易觉着这句唱得好像还像是正经音乐,那个调子马上就一个不可思意的大转弯,跑到爪哇国去了。歌词写的,一唱三叹,把再循环的原理 (recycle) 发挥到极限。比如说:

甲:你---为什么盯着

乙:她的脸色色色色如此苍白

以上重复三遍 (请自行翻译成德文,以便全面性地欣赏歌词魅力。)

说实话,我曾经 N 次想撂挑子不看,不过我属于吃了整只鸡才敢说鸡难吃的人,所以就硬着头皮,如坐针毡。按说坐了针毡至少可以很清醒,我看到半中间却困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基本上每隔几分钟就得甩下头,不然保不齐会出溜到椅子外面去。

到了剧尾,总算有了点戏剧性。只可惜是秋后最弱的蚂蚱那一类 - 刚刚蹦起来就 game over。

好不容易等到最后一个音符落地,演员还没谢幕我就穿大衣找我的大包小包准备离场。然后等电梯时听到有两个人如此对话:

A: Did you like it?

B: Yeah, I did. Especially the last 5 minutes - WOW!

可惜,我没法苟同。最后5分钟在我听来更象个“噗哧”-肥皂泡的最后一点气也泄光了。

只好自我安慰一下:重在搀和,贵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