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回忆(5) 走过红场!
文章来源: 老哥XD2008-07-02 13:20:07

  Русская的红场!

  

  当年5月初,我走过红场,一阵清风,一阵歌唱,如果是这样,如果是那样…,渐衰的思绪又给忽悠回到那年那月那些花盛开的那天晌午──也就是卖春塘的卖春婆丽丝(Metropolis at Metrotown)开业那年的5月15日。广场西侧,大会堂正南,人海人山,老戈车队就要开来。我站在市民学生的一片人海与士兵的一堵人墙间,让一个当兵的找来他们的尉官,指点他,立刻指挥手下士兵们唱歌,最好形成与学生市民拉歌对唱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从而释放戈尔巴樵夫遭冲击的风险。那尉官点头、敬礼、称是,旋即转身、挥手、高喊,指挥士兵们唱了起来,好像是专为卫戍部队写的那曲:走向打靶场,高唱打靶歌,豪情壮志镇山河。。。无伴奏干嚎,缺五音少六律,听着砌了喀擦跟切白菜帮子似的蛮有劲儿。

  几个学生欲卖弄一把小布尔乔亚的疯癫,提议说要用俄语呼喊民主万岁给老戈听听,问我知否,我说我做学龄前儿童时,看过列宁在10月,还看过列宁在1918,知道万岁是“乌拉”。这时候,一个清华的学生同时也是什么高不成低不就自联的小干部手拿着扬声器挤了过来,说丫学俄语的,万岁不能说成乌拉,不正宗。我问丫那万岁怎么说,丫说丫想不起来了。少顷,丫说想起民主怎么说了:“睫毛可拉细呀”。
  “乌拉──!街茅可拉稀呀!”一阵欢笑,一阵清风,跟风者众。。。

  面积9万平米的红场,可远比不了思绪中那个广场大,至多,只抵那广场的五分之一强。红场地面,条石铺装,凸凹不平,尽显历史沧桑。看四周:北为红砖白顶历史博物馆。南为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西为红与黑花岗石列宁墓,墓后是克里姆林宫红墙。东为建于百多年前的国立百货商场,我在红场走过那时,那商场曾列为全球十大商场之一,比卖春塘的卖春婆丽丝外表看着有品味。

  

  北边的历史博物馆外墙上支着几个高音喇叭,唧哩哇啦的演讲声不间断地在广场上空传扬。演讲内容听不明白,只是偶尔能捕捉到几个“睫毛可拉细呀”。

  

  南边的瓦西里大教堂外表油光锃亮,里面漆黑一团。门票好像25戈比,也就是说,一卢布能买四张票,一美元都买了门票的话,差不多能把红场上的所有游客都招巴进去。

  

  西边的列宁墓因为我的迟到而关门了,择日赶早再去,却又碰上个休息日不开放,只好在列宁墓旁看了一次换岗仪仗表演。1949年底老毛赴老莫访问,事后他告诉老周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仪仗队的表演。诸位可想象那表演会有多帅。

  

  几个生意模样的东北人走过红场,边走边言语:这啥玩意儿呀?还社会主义老大哥呢。。。咋穷成这逼样了呢?

  

  那个排名世界前十的大商场,叫GUM,门口斜楞在红场东边一条小胡同口。我正思忖着这老苏维埃的宝贝商场中文应该怎么译,姑母?还是嘎木?正巧对面走来两男一女,女孩儿个子高挑,一口京片子普通话,问之,她手指身后:噢,你说这个呀,这你都不知道啊,大百呀!

  谢过之后,望着女孩儿远去的背影,眼神踟蹰,心神趔趄,若非她有两男相陪,我非试探请她喝杯咖啡不可,噢不!非请他吃莫斯科第一号麦当劳不可。要知道,当时市中心附近开张不久的第一家麦当劳,门外排队的人流,三四人一横排,曲曲弯弯粗又长,蜿蜿蜒蜒几百米,能有人请吃顿麦当劳的汉堡,可是每位莫斯科市民油然而生幸福之感的事。

  女孩儿的倩影消失在胡同尽头,我才善罢甘休,正欲穿过商场,此时不知从哪儿又蹿出一人,也操一口京腔:嘿,哥们儿哥们儿,刚才听您跟那女孩儿套瓷,我也是中国人,跟您打听一事儿。
  我:什么事儿呀?
  他:哥们儿想偷渡到日本,您估计我能从哈巴洛夫斯克那边游到北海道去吗?
  我:估计不能吧?那海不窄不浅的,你干吗要去日本呢?
  他:听说那边钱好赚哪,随地拣。
  我:随地拣电视机吧?还都是木头壳子的东芝牌儿的,连遥控都不带。
  他:成,我倒几批到房山延庆去,不比李晓华赚的少。
  我:莫斯科多欧洲啊?
  他:欧洲管个屁呀,穷一叮当响,没钱也只能沤一锅粥。

  肚子饿了,我在大马路边拐角找到一家餐馆,下了几步台阶,挑帘儿推门钻了进去,里面也是黑乎乎的,亮着几盏昏黄的白炽灯。点菜看不懂俄文的菜单,侍应生就对我说:日的拉丝特萎茄,您想吃什么,给您做什么,只要您一次性付150卢布。最后他端上来一盘儿,盛满了土豆菜叶和硬邦邦的牛肉。

  

  饭后,我转悠回红场西北角亚历山大花园那儿的无名烈士墓。一对儿印度夫妇笑眯眯地把一傻瓜相机递给我,相拥坐到墓前石台上,幸福溢于言表地让我给他们拍照。从红场列宁墓那儿往这边走,一路几百米,要么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保持几十米平行距离,走在白色的大理石台阶上,要么下台阶出溜到红墙根儿,摸着墙走,都很容易地找到。2005年5月,50多个国家首脑共同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时,也是这么一路从列宁墓集体步行到无名烈士墓的。他们在台阶上边走边聊,唯有胡总一人时不时自己往台阶下红墙根儿出溜,或许因为没有江总那个见普京贫俄语见布什耍英文的能力,或许是看着日相右派分子小泉上蹿下跳穿梭在众首脑袋瓜子间跟德法总理总统胡聊乱侃不顺眼吧。。。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后来只要每一次看到电视屏幕上出现红场的任何镜头,我都能想起自己当年几次在那里绕腾时走过的每一个角角落落。

(1) 飞往莫斯科     
(2) 入出境       
(3) 郊外的晚上     
(4) 酒店里       
(5) 走过红场!     
(6) 普希金广场     
(7) 征服天堂!     
(8) 基辅小妞,莫大列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