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羹汤”古诗词看中文的意境更迭与博大精深
文章来源: 辛夷6602016-08-29 08:08:04
古人描述“羹汤”一词的诗句不少,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常有这几句:“自此长裙当垆笑,为君洗手作羹汤”,“十指不沾阳春水,今来为君作羹汤”,流传虽广,奇的是却从未曾见过全诗,且常被冠之以出自于“卓文君”,“刘希夷的《公子行》”云云,其实未免如同《满江红》可能并非出自岳飞一般,大抵系后人的假托抑或牵强附会罢了。
 
确凿有据且极为有名的是唐. 王建的《新嫁娘》:“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读之令人深感新嫁娘的冰雪聪明与伶俐乖巧,那种资质不是俗粉庸脂所能效颦得了的。
 
赞叹欣赏之余,不免又想起名气远远不及《新嫁娘》的另外一首诗来,明末清初才子冒辟疆的朋友梅磊所作《为辟疆盟兄悼姬人董少君》:“少年夫妻老词场,好客频开白玉堂。刺绣争夸中妇艳,调羹不遣小姑尝。蔷薇露酿醍醐味,桃李育成琥珀光。若使珍厨常得在,食经应笑段文昌”。才子的朋友,自然也是才子,其才思之敏捷,构思之独特,夸人之上乘,用典之精炼,令人叹为观止!中文的华丽多彩,博大精深,意境的更叠舒放,复上层楼,由此可见一斑,常令人久久赞叹,把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