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挥手时
文章来源: 淡淡微风2004-12-23 20:05:24

 

  在网上遇到一个朋友,不咸不淡的聊了几句,就互相道别。
  下了网,想着,又一个朋友过去了。不由苦笑,这样的事情经的多了,早该习惯,那一点点的恻然居然还是难免,也真是不够长进。
  由不认识到认识,由不熟悉到熟悉,由接触少到接触多,再慢慢少回来,后来是偶尔遇到了打个招呼,再后来,就仿佛彼此扔进了故纸堆,就此作别。
  不止网上,生活中亦然。朋友都是一段儿一段儿的,时移则事易,变动不居,才是规律。
  说起来,两个人相遇相熟也是一段缘,缘来缘去自有时,也自有其因,那些感觉,那些能量,大约是原本贮存在某处,随着相处日深也慢慢消耗,消耗完了,也就到了终结之时。也仿佛这世上的能源,终有一天会被用光,只是不知人类那时何以自处。

  从小就习惯了搬家。家搬来搬去,朋友也就一茬儿一茬儿的换,到如今,最早的朋友都是十几岁时的,再早的,就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而那些十几岁时的朋友,也都是天各一方少有联系,再见不知是何年了。上次去香港,顺便路过深圳,想看看一个初中时的朋友,结果恰好他出差,就那么错过了,下次机会,还不知道在哪里。
  曾经和朋友笑谈,说保不准哪天在街上踩了一个人的脚,竟是儿时的玩伴或者初恋情人呢。玩笑总归是玩笑,倒也希望缘分真有那般的巧法。

  高中时住校,曾和一个别班同学玩的很好,后来不知道为了什么,慢慢的疏远了。有天晚上,去教室的路上,一个人在树影里叫我,害的我一激灵——那个时候学校并不太平,常常有些不顺心的混混去抢钱或者打人——细看之下原来是他。
  他站在树影里,斜倚着树干,手叉着口袋,嘴里叼一根火柴——都是和小马哥学的,那时侯周润发还年轻帅气,张国荣也是意气飞扬最火儿的时候——就那么定定着看我。我走过去打招呼,他也不说话,只是那么看着我,直到我发毛,他才慢慢的说出几个字,仿佛每个字都那么费力:“咱俩不挺好的吗?怎么突然就不理我了呢?”
  那夜的月光很好,清凉静谧,斑驳在他的脸上我们的脚下。
  后来流行了霹雳舞,他有些跳舞的天分,因此很出了一阵子风头,成了许多女孩子追逐的对象。再后来,似乎也是上大学。他的表哥是我的朋友,多年以后有次问及,他似乎也并不清楚。自那以后,就再也没了消息。

  这许多年,跑了许多地方,每到一处,都会结识些朋友,热乎那么一阵子。一旦离开,就彼此少了联系,终至没了联系。

  大学宿舍的同学,毕业时曾经约定,一年后再回校相聚。当时都慷慨激昂信誓旦旦,后来自然是没了下文。那时侯交通不便,又天南地北的,再见面,没个机会是难了。
  如今十几年过去,手机换了几代,电话也早就变了,再也联系不上,人自然也早已经不知所踪。虽然,镜中的我早已经满面疲惫鬓角苍然,脑海里的音容笑貌,却都还是那些校园里青涩懵懂的样子。想来,他们也是一样的感觉吧。
  申奥成功那年,去浦东机场接一个随团去莫斯科凑热闹的朋友,意外的看到,侯机厅另侧的一个人,象极了大学时“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我几次想过去问问,终于还是放弃。只是频频的向他那边望着,看他和身边的女子闲聊,害的朋友笑话我看上了那女孩子,逼我说些大学的糗事。
  后来想想,或许和“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相似的感觉吧。又或许,是觉得,还是把美好的记忆留在过去,不去打扰为好吧。

  现在的那位朋友,再过些年,大约也就成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么,且挥手作别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