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一行之归来
文章来源: 淡淡微风2005-10-13 14:07:01

 红尘一行之归来

  终于归来。

  一晃眼,过了这么久了。。。
  回来的时候,园中的芦苇已经高过了头,还挡了路,害的我要踩上草坪,才能不碰到它们。离开时,还是割过的茬子,矮矮的,待在墙边,藏在草丛里,很不起眼的样子。
  颜色倒还是黄的,仿佛没变,看来,我错过了他们绿色的时光。
  走的时候,它们还没变绿,回来了,它们又变黄了。
  还错过了什么?
  樱桃自然错过了,樱桃树的叶子倒还繁盛,万绿丛中,没有一点红候了我。岁月毕竟无情,由不得自己。
  葡萄也错过了,叶子也是一样的好,虽然已经是深秋,倒是没憔悴损了它们。
  邻家的苹果还没掉光,地上的已经烂掉,树上的,还是红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了。当然,能吃也是没有人吃的。种它,本来就不是为了吃。
  来于尘土,归于尘土。

  一个夏季瞬乎而过。

  一回来,就有朋友问我:长恨歌看过了吗?
  小说倒是看过几眼,终于没能看下去。
  总觉得王安忆的文笔有些造作,看来,她一辈子也跳不过那个坎儿了。
  似者死,学者生。
  想脱出前人,不是那么容易。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电影自然是没看,这段时间,一直在跑来跑去,很多事儿都没顾上。
  于是朋友给了我地址,我去网上下了来。
  看完了,印象里留了几句话。
  “我不会要求什么的。
  可我有要求。
  难过的时候,想念我好吗?
  白天的时候,你再说一遍。
  我只说一遍。
  晚上说的话,不算!”
  我能对她说这样的话吗:
  难过的时候,想念我好吗?

  还有一句。
  “新中国的大门打开了,很多人回来,看看三十年来思念的月色。”
  月色变了吗?没变吧。。。
  至少,在梦里没变。

  片名“长恨”。
  想起那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有些微笑。
  中文就是那么巧妙和无奈,谁知道这是并列还是什么?
  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还是“人生长恨”与“水长东”并列?
  不管怎样,都是痴人。

  朋友说:“看的我眼泪淅沥哗啦。”
  我笑:“是关锦鹏导演的,少不了煽情。”
  “你知道吗?他是同性恋,要不然哪有那么细腻!”
  这我倒是不知道。
  一直以为,他只是个内心温柔的男人。
  

  很私人的感觉,片中的梁家辉,老年的扮相,很有些象父亲年老的样子。
  虽然父亲年轻的时候,没他那么帅。
  但是老年的样子,比梁更加要慈祥。
  毕竟,岁月的刻刀,要比演技深邃的多。
  片里的年轻人对梁家辉说:我想到我小时侯住的地方再去看一眼。
  也想过,让父亲带我到小时侯住的地方再去看看。
  后来还是我自己去了。
  我对那个看门的老太太说:“我小时侯在这里撒过尿,让我进去看看吧。”
  她说:“什么都没了,看也没用。”

  在香港的时候,有天晚上吃过饭,和朋友一起去兰桂坊。
  那小巷子的路口,墙上有大幅的海报,就是长恨歌。
  午夜的昏暗灯光下,本来就阴郁调子的海报,愈加的沉郁。
  同行的女孩儿说:我在这里拍张照片好不好?我喜欢这个味道。
  那海报有她三个高。
  她就站在郑秀文下面,摆了个姿势。  
  

  回来的第二天,站在园门口,透过对面的那棵大树看夕阳。
  有两个女孩子远远的骑车过来,笑声也早早的就过来。
  她们在玩儿双失把,看样子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快乐,青春的颜色洋溢在她们脸上。
  离我近了,看到我傻呵呵的站在那里,就向我摆手,说着hallo。
  我忍不住微笑了,也向她们说hallo。
  毕竟,只有这里,才有这样无拘无束的快乐。

  秋天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