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记忆之随缘调色板
文章来源: 淡淡微风2008-04-25 17:07:58


    一个精力充沛眼尖手快的朋友,常常给我推荐些有趣的东西,这位年纪不大却常常喜欢些过去的玩意儿,知道我喜欢怀旧,就会把自己翻出来的东西与我分享。比如几年前给我找出来ABBA的一个演唱会,还把谭咏麟早期的一个演唱会找了出来,让我看的口水直流。
    这不,这厮前两天居然找出了香港很久以前的电视剧“灰网”,问我看没看过,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没看过,于是他告诉我地址让我去下,说看了就知道一定看过。于是我恭敬不如从命,果然,看了以后恍然大悟,原来是它——主题歌居然是温兆伦唱的“随缘”。看样子当年确实看过一点,只不过是在录像厅里溜达着看的,顶多一两集,要不然也不会没印象。
    这首歌让我想起当年在录像厅里追看香港电影的日子——唉,高三最关键的时刻,都无偿的献给了伟大的香港电影,刘德华的滥电影看过无数部,害的我到现在艺术品味还停留在那个年纪那个水准,听清楚了声音看清楚了图像就浑身不自在——真是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啊!
    现在回想起来,以那时候的懵懂无知,怎么会喜欢一首沧桑感这么强的歌呢?真是奇哉怪也,难不成只是因为为赋新词强说愁?抑或那时候想象力很好很强大,比较把自己想象成片子里历尽沧桑的样子?
    过去的事情早已经记不清楚,过去的片子却可以拿出来百般回味,但愿在听那些过去喜欢过的歌,在看那些过去看过的电影之时,还能找回一点儿曾经鲜活曾经干净的少年心事。
只是,往事只能回味,再怎么怀念,过去的都已经过去,再也回不来了。而那时候,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是不懂的,或者说,我们是不真懂的,而原因,只是我们还没有以身试法把自己搭进去罢了。
    当年,我们曾经很嫉妒成年人的沧桑,很希望我们有一天也拥有那样的气质,希望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很温和的看一个年轻人,向他微笑着轻轻摇头,然后什么也不说,眼神里尽是宽容与理解,一副“你长大了以后自然会懂”的样子。而那样的表情,比起轻蔑来,更令人郁闷而无处发力。
    可惜,当我们真的拥有了这一切,才发现,任何拥有,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最麻烦的是,有时候,那些代价是你根本承受不起,却不得不承受的。
    我们真的回不去了,对不对。。。   

http://de.youtube.com/watch?v=3NusYvPUfMk

 随缘 温兆伦
 原来爱得多深 笑得多真到最后
 随缘逝去没一分可强留
 茫然仰首苍天 谁人躲藏在背后
 啊 梦中想的都遗漏
 原来每点温馨 每点欢欣每个梦
 随缘荡至没一分可强求
 回头看这一生 人如飞虫堕网内
 恨的苦的须承受
 你你我我随缘曾邂逅
 笑笑喊喊想起总荒谬
 进进退退如何能永久
 啊 冷冷暖暖都必须承受
 原来每点温馨 每点欢欣每个梦
 随缘荡至没一分可强求
 回头看这一生 人如飞虫堕网内
 恨的苦的须承受
 你你我我随缘曾邂逅
 笑笑喊喊想起总荒谬
 进进退退如何能永久
 啊 冷冷暖暖都必须承受
 你你我我随缘曾邂逅
 笑笑喊喊想起总荒谬
 进进退退如何能永久
 啊 冷冷暖暖都必须承受


    今天,这厮居然又找出了“调色板”,当年新加坡的大戏,曾经也是追看的,因为那里的都市才是我们想象中的都市,而且带着向往憧憬的表情。不象现在,老想着往乡村里钻:)
    有趣的是,他还在迷糊不清的画面里认出了李南星,而我,则是看到了东南亚的佛塔,感叹于当年的视而不见——人干什么都是“各花入各眼”,选择性失明啊。
    呵呵还记得好像有一部“雾锁南洋”,里面有个命运悲惨的姑娘,怎么看怎么象叶倩文,还纳闷于她不是唱歌的嘛怎么改演戏了,后来也没有去追究到底是不是她,存疑。
    所以在很多人害怕韩流侵蚀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担心过。中国人是最喜新厌旧的,连自己骨子里的好东西都不待见,何况别人的。看看过去的轨迹就知道了:港台、欧洲、美国、南美洲、新加坡、日本,都曾经热过,后来不还是该怎么样怎么样,老百姓还是老百姓,中国人还是中国人。民族性不是那么容易改的,且放宽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得了,忧国忧民,那是多情的闲人做的事情。
    得,废话少说,“调色板”很轻松,怀旧也有轻松版的,听着玩玩儿吧。

http://de.youtube.com/watch?v=w6Ag2zJMu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