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宿命
文章来源: 凛子2010-12-29 06:49:06

有人是看得见别人的命,不断地发出惊人的预言,让一些人得以避祸,另一些人得以安慰;有人是看得见自己的命,随遇而安,宠辱不惊,安之若素,不惧怕不生气,任凭命运摆布不骄不躁;有人是什么都不用看,仿佛生来自有菩萨保佑,一切顺理成章,该是山成山,该是水是水,有人则是看了也没用,怎么求神烧香磕头也换不来梦想成真……。

1.听说孝庄皇太后小时候,大概才十岁左右吧,遇到一个流浪的喇嘛。这位喇嘛看到当时还叫小玉儿的小女孩就说,这位姑娘可是福大命大,将来会嫁给一国之君,母仪天下……。此话没人当真,就是后来她跟随她的姑姑哲哲皇后进宫,也没有人会联想到已经妻妾成堆的皇太极会看上黄毛丫头小玉儿。虽说庄妃在皇太极在世时并没有当成皇后,但在丈夫死后,她却当了皇太后,并且辅佐了儿孙两代小皇帝,真可谓是母仪天下了。

2.我小学有一个同学,家有三姊妹。二姐人长得最漂亮,而且聪明。我这同学一直拿她二姐当偶像,一天到晚都是她二姐长二姐短的。后来文化革命了,她大姐下了乡,她自己虽然留在了北京但也只能当了售货员,而她二姐参了军,当了文艺兵。而且据说演样板戏还演出了点名,后来又保送上了大学。反正那时候的好事差不多都让她二姐赶上了,让我们羡慕不已。可谁也想不到,她二姐大学毕业,回北京探亲。路经唐山转车,她只须在那呆一晚,可当晚发生了唐山大地震。我同学全家当然都知道二姐要回来,也知道她要到唐山转车,但他们全家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坚决相信她二姐坐的火车晚点了,相信她二姐临时有事没走成,相信她二姐一定是先去看望了她的男朋友……,他们全家,包括我,谁也不愿意相信,直到最后在铁路招待所的登记名单上看见了她的名字。

3.  小时候在红小兵演出团有一位很不起眼的同学,平时也就是演个群众角色什么的,几乎连说句台词的机会都没有过。最要命的是她还时不时地会尿床。那时我们出去演出,走到哪住到哪,打地铺,两人挤一床是常有的事,因为她这个毛病,大家谁都怕和她挨着,很有点孤立她的意思。后来在那几年怀旧风猖獗的时候,不知是谁的主意,我们演出团竟然搞了一次建团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折腾出了一次空前的全体团员大聚会。这是何等的壮观!据说一百多人来了九十多个,而且是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我非常遗憾地成了为数不多的缺席者,错过了这一场精彩的人生大宴。试想,这一群曾经十三四岁的男孩女孩,一天到晚在一起打打闹闹耳鬓厮磨,一去演出,几十个人挤在一部敞篷车,你推我攘。今天你让我出丑,明天我让你出洋相;演出回来,我们几个家远的,一时回不了家,老师就给搭个床板,然后大家就那么头挨头脚挨脚地挤在一间小屋里,开心无比。而如今,三十年之后的相聚,真想象不出这帮人会长成什么样?!

后来据说这一帮人中有当市长的,这不奇怪,小时候人家就长得气宇轩昂的;有在维也纳乐团里当第一把小提琴,这也不吃惊,谁让人家十三四岁,提琴就拉的一级棒;但是当大家知道当年的那位丑小鸭,如今她在那群当年美丽的红得发紫的小天鹅们当中成了唯一的国家一级演员,没有一个不吃惊的!这不仅让当年的团友们大跌眼镜,就是当年的老师们也个个为之瞠目结舌。

4.  我记得那大概是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吧,又那么一段时间像是患了青春忧郁症,动不动就见花落泪,望月生叹的,就差没像林黛玉那样扛个锄头去葬花了。要命的是,那个时候这样的情绪是万万不可告人的,不然会惹来什么样的灾祸都是难以预料的。好在那时有一极要好的朋友可以说一点悄悄话。记得有一次,我们无事闲聊,我说,不知怎么搞得,不管我在怎样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都觉得很孤独,常常有一种疏离感把自己与人群分开……。我的朋友说,她不会,她只觉得周遭世界人太多,自己被埋在人群中要窒息的感觉;她特别希望自己能把头伸出来喘口气,特别想能脱颖而出……。

没想到的是,少年时期的无心对话恰恰成了日后我们生活道路的写照。我果然疏离人群,过着离群索居的日子;而我的朋友果然几经奋斗,出类拔萃,据以芸芸众生之上。

回想起来似乎并无刻意要怎样,不知不觉就木已成舟了。难道这就是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