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雨歇: 平淡的日子
文章来源: 亚特兰大笔会2010-03-17 08:34:20

最近,有些懒于动笔。偶而也会心有所动,也会灵光闪现,可一旦打开电脑,却又会兴致缺缺。

窗外的天空阴阴晴晴,迭次交替,屋内的日子也是来去匆匆,锅碗盆勺。只有在每天清晨,拉开窗帘的呼啦瞬间,会感受到阳光涌入的夺目和温暖,而这一丝感动也被迅速忽略在送儿子上学的急迫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 不知自己是希望时间的脚步加速,还是能停留在原地,恍惚不觉中,新一年的四分之一已然过去,春天的明媚却还在远方。想着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或许那青蛙并不会死去,而是慢慢耐受了渐升的热度,安然畅游在沸腾的水中,就象当初它的老祖由水中迁居到陆地一般。这时,便会很老套地想“人为什么要活着?”“什么是快乐,何又为幸福呢?”。

周末,赶去上舞蹈课,“晒网”几周,全身的关节锈涩许多。课上,多是和我年龄相仿的中年妇女,大家聚在一起美其名曰是“跳舞”,实则是略微舒展下筋骨罢了。皆是拖家带口的人,老师又宽厚仁慈,所以大家的出勤率都不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上课,我们称之“打鱼”,缺席,我们称之“晒网”。这个周末,只有四个人来“打鱼”,老师在失望之余,也有了空闲和我们一起聊天。

女人嘛,在一起闲聊,孩子是永恒的主题,我也谈了许多自己和儿子的趣事和烦心事。突然,一个女伴从我的言谈中意识到什么,诧异地问: “啊,西虹,你不会也是单亲妈妈吧?”

一丝尴尬掠过,但我还是笑着承认,“是呀,不象吗?”

“真不象,你总是那么开心,有活力的,好像比我们还快乐似的。”

“还有呀, 人家还写文章呢!”

“ 对了,你写的”父亲“,我在报上看过,写得不错。”

“......"


众口一词,想不到在身边这些不熟悉人的眼中,我会是位坚强乐观的人;偶尔的码字,除去笔友们,竟还有人在看。心中一暖,真有几分开心了。快乐有时就这样简单,在你无意之间,她已来临,不觉之中,你又会将她传递。

记得好友曾和我交流过一个佛家故事,说的是,某人总是怨天尤人,郁闷难谴 ,便去求助佛祖,佛拿来一杯盛满白水的杯子,要他加入一勺盐,尝一口,然后问他“味道如何?”那人尝后,大叫:“好咸!”佛又道,那你把这盐放进窗外的湖里,它还会咸吗?佛说 :“我们人间的痛苦就是那勺盐,每个人都不多不少,分到一勺。就看内心是怎样的容器来盛它,放在一小杯里,咸苦难饮,放在大湖大江中,痛苦就缈小,乃至消逝于无。”所以,快乐在于心,在于心之所向,心之所感。

不敢奢望自己能拥有江河一样的胸怀,只希望自己的心杯,是那豪饮的翩翩一觚,而非细酌的懦懦一盏,对生活中的咸苦,还是会敏感,但会努力释怀,因为我知道,只有自己快乐了,才能带给那些爱我的,我爱的人以快乐。

我那心爱的梅瓶,跌落在地,无论我将它怎样细心粘和,总有一道裂痕昭显着曾经发生的破碎,触目牵心。那就换个角度,将那伤痕隐在背面,眼前的梅瓶依然可以是美丽亭亭。快乐是可以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尊卑的,当然也不分婚否。平淡的日子,无好无坏,一样可以成为快乐的理由。

间或,还是会陷在某种莫名的郁烦之中不能自拔,确切地讲,是自己不愿从里面拨出来,总处在一种状态中,便有了维持的惯性和惰性。人啊,可以有无数放纵自己沉溺的借口,同时也有更多珍爱自己的理由,这中间的转换常常只需要一个切点。而做为社会动物的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意周围人们的看法,人言可畏,人言同样可敬。感谢舞蹈课上的伙伴,你们的几句闲言 “Make My Day”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早逝的海子,他梦想中的幸福,他自己已无缘体验。我们却仍有机会,因为我们还活着,活着是因为有希望,有幸福快乐的希望。快乐在平淡日子的每一天,因为坚信,前方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