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三之后
文章来源: 鹑之奔奔2008-12-19 09:46:10
我承认我这个人不太地道,很多时候惟恐天下不乱,甚至别人觉的天都塌下来,我反倒没事人一样,非但不愁,有时还开心的很。原因很简单,我一直认为过程重于结果,生命重在体验,平淡一生反倒可怜。

对于项目上的很多人来说,昨天堪称黑色星期三。午餐时间,项目经理突然发出一个邮件,通知全体人员下午一上班就到20楼参加ALL-HAND MEETING。

我写东西一向不喜欢中英混杂,这次实在是不太清楚ALL-HAND MEETING的中文确切该翻译成什么,反正就是全体员工大会的意思。正常年景,个把月来一次,找个酒店弄个会议厅,通常先由大老板来个简短讲话,回顾展望一下国内国际大好形势,然后酒饮小吃齐上,换杯把盏间,同事们来个家长里短,连各家的宠物都一一问候到,整个一个社交聚会。可到了荒年,这会就最好别开了,酒店吃喝通通没有不说,传达的也决不是什么好消息,以当下这光景,很多公司的ALL-HAND MEETING等同于裁员步骤宣布会。不信,你网上查查去,很多人都得了ALL-HAND MEETING 恐惧症了。

言归正传,话说昨天下午的ALL-HAND MEETING,已经是十多天内的第二次了(关于第一次会议请看《严冬来临,不必恐慌》),两次会议间隔时间不长,形势发展却如江河日下,而且是洪汛期的江河。当项目经理以沉重的语气宣布业主决定项目立刻停止并且无限期延缓,大多数项目人员只能工作到十二月十九日,也就是下周末时,四周一片寂静,很多人的脸色立刻灰暗下来,那时我才相信世界上确实有愁云惨雾的存在。虽然我理解圣诞节的前一周可能失业并不是件好玩的事,但这危机也不是昨天才开始,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能明白全球化的今天,少有国家和公司能在衰退前全身而退,影响到个人是迟早的事。我有点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这些比我年纪大很多的人,似乎反倒没我镇定,按理说他们可比我经历的更多啊。沉默中,项目经理宣布散会,众人离去时,我提醒项目经理:“你可是忘了重要的事,没说圣诞新年快乐了!”他回我一个苦笑。

整个下午,办公室内一片散沙,到处都是切切私语。有人说,估计晚上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话题对家人讲了。我实在看不过几位的脸色,笑着说:“这不是你我能控制的事,为什么不开心点呢?都说上帝关了门开了窗,谁知道他是不是关了窗反而开了门大家由此而奔阳关大道?”虽然几位脸上勉强挤出了几丝笑容,可实在惨淡的很,不看也罢。今早进办公室,气氛依然沉重,同事三五成群扎堆聊天的不少,虽然脸色没有昨天的阴沉,能笑得出可不多。而我呢,不好意思,我昨晚梦见自己背着背包在某个沙漠国家的边检站办理入境手续,又能上路的感觉真好,早上醒来时还激动着呢。这一比较,我发现自己确实有点没心没肺,我是一门心思想着此生总算经历了一回经济危机,说不定还能体验体验失业的味道,顺便享受一下失业救济金的福利,至于失业的苦处,没尝到不做数。

上午清理邮箱时,看见一份老邮件,澳大利亚同事发过来的,里面的照片倒也和现实联系的上。稍稍发挥一下想象力,就能看见白领们一人捧个装私人用品的纸箱集体回家去的情形,实在和这个也没啥大不同,惟更好笑。自己先笑了一会儿,换了个标题《我们回家去》转发给同事,其实,我很想写的是《十二月十九日,我们回家去》,想到昨天的情形,实在吃不准大鼻子们的心理承受力,只好做罢。

(图:就是这张照片)



结果是惊人地,几分钟后这张照片被发送给更多的人,标题也改成了《公司巴士送我们回家》,到了下午,去项目办公室三个楼层晃一圈,几乎人人都在看这张照片。项目上一百七八十号人,我只发了少数几个人,现在估计已经不知道被转发了多少次,达到了这么高的普及率,实在是我事先料不到的。业主的人也收到了,附带着极其热情的建议:“虽然这是我们公司的福利,看在你是业主的份上,也给你个位置,自己挑。”连项目区域经理也大笑,当着我的面,转发给在拉布拉多城的现场经理,标题很严肃《现场人员的离场计划(DE-MOBILIZATION PLAN)》,回复立刻回来了:“能一直开到拉斯维加斯吗?”。

快下班的时候就更热闹了,同事邮件来来去去,其中一个标题为《重新上路》,里面是一些非常美丽的冬景照片,每张上都有同一个光屁股的卡通小男孩,含着奶嘴,扭着小屁股,背景音乐就是那首著名的《重新上路(ON THE ROAD AGAIN)》,邮件还郑重其实建议该歌应该成为公司的新主题歌。回贴的更搞笑,有的说看了这个我真的沮丧了,那个问谁能帮我找把刀来,人人笑得那个响啊,咳咳,这那里有点项目结束就要走人冬天来临非常寒冷的样子啊,拜托诸位,含蓄点好不好?

黑色星期三后,办公室居然笑成一片,看来干工程这行的早就培养出坚强的神经了,引发笑声所需要的只是一张照片。

2008年12月11日于蒙特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