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关于回不回国的焦虑, 归根结底, 还是信仰危机和心态问题
文章来源: 临江仙2007-05-19 20:35:41
这是我前些日子发表在某论坛的一篇小文:

从我自己说起, 当初出国的时候, 就是觉得国内生活没劲, 要寻找更大的挑战, 才去考托福的.

其实我从没上大学时就开始工作了, 干得还是比较glamour 的一行, 收入不错, 大学后, 毕业实习也是在一个非常体面工资很高的地方, 那时候, 常常去唱卡拉OK或者迪斯科舞厅, 晚上玩到2点多回家是常事, 还不只是周末.

所以当我跟朋抱怨说生活无聊的时候, 大家都说, 你这样还算无聊, 那我们怎么办, 你太不知足了. 我执意要离开这个人口拥挤, 让我喘不过气来的城市.

在美国打拼, 开始读MASTER时的苦就不说了. 我把国内带来的钱全存在银行, 就想考验考验自己, 光靠自己的奖学金, 能不能像那时给中国人挣了脸的, 每门功课全是A的海外学子一样, 熬下来. 洗尽铅华的学习和生活, 就靠那一个月1200美刀的助教奖学金, 结果我银行里的钱不仅没少, 还增加了.

后来顺利找到工作, 又后来再次干起了自己非常喜欢的那个比较glamour的工作, 辛苦过去, 没出两年, 我又开始抱怨, 美国实在太无聊没劲了.

周围的老美, 看我这样, 说也就你能从这么好的生活里挑出毛病来, 有多少人没房子没车没工作没存款没爱好没朋友没猫没狗, 你为什么不看看生活中positive 的一面呢? 看看你头上的蓝天, 走路就可以到的自然公园, 那么丰富的室外活动选择, 一年两次的出国渡假….

我听了不以为然, 燕雀安知泓狐之志.

于是开始老往国内跑.

回国当然要跟同学朋友聚会什么的, 布置奇特的餐厅, 丰盛的菜肴, 想到同学们每天生活在吃得这么好的地方, 羡慕啊羡慕. 我说你们跟我说实话, 这里是不是活得美到不行.

累, 烦, 无聊. 交通, 车, 工作公司不顺心, 小孩2岁去哪个托儿所, 其我们平常根本不往来的, 你回来了, 大家才有机会聚聚, 五年一回首啊….

基本是抱怨居多. 我想, 这都是我大学同学, 虽然干得都不错, 有车有公寓了, 但还不是大款级别, 也许他们因此不满足. 那咱们跟大款调查调查去?

跟着几种大款出去, 有的是白手起家, 有的是靠其它各种门路挣到的钱, 总之虽没李嘉诚那么富, 但是应付几套房子, 几次渡假和每天的歌舞升平是绰绰有余的. 大款们都怎么想呢?

找不到知音, 觅不到红颜. 累, 未老先衰, 有人每年两次从北京开车去广州, 然后再开回来. 干嘛这样啊? 坐飞机坐烦了, 沿路散心. 那你这么折腾一趟, 该舒服了吧? 舒服什么啊, 更空虚了….

比尔盖滋那个老家伙不还因为雅虎不肯屈膝合并, 搞得夜里睡不着觉吗? 我终于明白了, 不是生活质量问题, 是人的心态问题.

就如楼下那个讨论周六做什么的贴. Nowhere88同学认为周六跟小孩玩, 游泳, 去图书馆看书, 跟太太逛街, 一成不变的生活很单调. 可是仔细想想, 在国内生活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创业是冒险刺激好玩的, 可是有多少人是创业的料? 99%的人还不是锅米油烟酱醋茶? 还不是这样一天一天过着日子.

相反我认识的很多很多老美都是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住的房子是租的, 一样每周搞派对, 花钱请朋友来玩, 有有烤肉, 有事没事搞点什么野营爬山之类的交流, 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而有些老中们呢, 辛苦创业后守着一个家一个房子, 30不到就开始攒钱养老, 不肯花钱, 不肯付出, 然后就是抱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老美脸上阳光明媚, 老中总是一副苦大仇深旧社会的样子, 网上呢, 表现的是浮躁和不满, 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有非常高的收入, 住着十几, 或者百万的大房子.

我自己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心态, 让自己快乐, 不去抱怨. 感觉比刚来美国时已经进步多了. 心态健康多了, 所以回国时人家看到我都说你怎么样子没变呢. 嘻嘻, 法宝就是, 终于懂得知足和珍惜了.

俗话说, 入乡随俗, 我在美国得到的最宝贵的一个财富, 就是心态. 感谢美国这个地方的风土和人情, 让我学会乐观看待自己拥有的未拥有的. 心, 一下子轻松了.

半小时轻松随笔, 肯定有没说透的地方, 慢读轻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