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书家问
文章来源: 尹思泉2022-03-25 12:22:43

尝有书家问及吾字多面,风格不一。

答曰诚然,仆书于三四体之间转换,不拘定法绳墨。

 

首当古章草,胎食于《月仪帖》、《急就章》、《平复帖》等,拟古韵成诗,或发幽思远怀而付斯草,此乃看家手段。

 

再者今草,神游《十七帖》、《书谱》、《自叙帖》等,多用于择录前贤诗文,或应景酬答。

 

又为变体行草,着意汉隶魏碑,挥大字或少字楹联,兼使左笔,以逆惯性,为生厚拙。

 

乃至行书,于 颜鲁公、米襄阳、董华亭、王孟津诸师之间嘘吸吐纳,兹以记事及自作诗词。此系本真体,实而不华。

 

除应索订制某体外,上述诸体时或兼用杂糅,非绝对独立。

每书前,如古人在眼,落笔成行则潜意在我,忘名某家。

所书皆情意真挚,痛痒相关,有心者自可辨识。

 

是故变不离根,形虽异而神藏一, 盖不欲因循程式而陷于慵懒惰性耳。

 

尹思泉谨以斯言简复。

 

秦印: 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