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唐人街
文章来源: 简宁宁2012-09-24 18:54:41

我从没想到有一天我会爱上 Chinatown 刚来美国的时候,我对 Chinatown 还会刻意地远离,跟“国际友人”提起时,常常是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口气:“我真的不明白,韩国town, 日本town, 都可以干干净净的,为什么中国town 就永远又脏又乱呢?为什么?” 

三年五载之后,我身上的清气下沉,俗气上升,渐渐的不再发忧国忧民之思,只惦记一天三顿饭了。Chinatown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去处,各类菜馆如数家珍,自己发现的,朋友推荐的,报纸上看来的,过口不忘。那时我们住在南泽西的乡下,往南到费城和Delaware,往北到艾迪森,大大小小的Chinatown 吃了个遍。虽然有时也想,开车两三个小时只为了吃顿饭,是有些不够划算。可是坐在“龙园”的餐桌上品尝粉蒸排骨的时候,还是会觉得这一趟跑的值。此时,Chinatown在我的眼里,是脏臭不见,余香满口啊! 

如果我是个严谨的人,“龙园”就不应该放在 Chinatown这一节,因为它其实坐落在印度 town 的一个小角落里。但是写Chinatown 就离不开吃中国菜,而龙园是我们夫妇俩一段温馨美味的回忆,所以不能不提上一笔。 

那时我们开车两个半小时去龙园,挑一张六个人的大园桌子,低声下气地跟服务员解释一句:“我们来一趟不容易啊!”然后要上四冷六热一大桌 菜,吃两个,带八个。虽然“来一趟不容易,”我们还是每个月都“来一趟”,所以那时龙园的服务员我们都混的很熟,我还记得有一位先生在国内是学理论物理的,不知他是不是还在那里打工?

 

在那时,我对 Chinatown 的感情还只停留在口腹之欲上面。等到搬来纽约,见识了法拉盛以后,我就开始沉迷于它的“文化”,算是真正地“爱”上Chinatown 了。 

法拉盛是我见过的人最多,内容最丰富的 Chinatown 任何时候都是街头店面林立,人群熙熙攘攘。在美国十多年,我实在腻烦了美国商店不分节假日的朝九晚五,赶上周日还得关门半天,搞得大礼拜天的,外面像是个死城 。这让我极为怀念北京那无时不在的拥挤人流。到了法拉盛,我才算是又找回了一点儿北京的人气儿。 

我们周末的法拉盛之行,第一站当然是最富盛名的“金城发”超市。金城发门口的停车位十分有限,所以得赶早。我们早晨八点不到就出门,赶集一样地奔着法拉盛呼啸而去。 

眼瞅着又到了中秋了,中秋前后的金城发,就像是中秋前后的北京一样的诱人。各色水果,堆的满坑满谷,全都圆滚滚,亮闪闪的,因为堆的太满,扑通扑通地往下滚。秋天北京街头常见的大个儿提子,葫芦形的大脆枣儿,紫红色的特别香甜的玫瑰香,这里都能找到,就连果皮上的白霜都跟北京的果子摊儿上一样呢!其他的蔬菜,海鲜,也是这个时候特别的丰盛。我常常想起在北京时,中秋前后去中山公园看菊花,脑子里想着那一簇簇叶齐苞大的秋菊,就顺手提半打肥肥的螃蟹,回去时稍上一瓶好酒,想象着今晚持螯赏菊,该有多么乐呵?当然,菊是没有的,蟹也不是膏腻肉细的河蟹,而是肉质粗大的海蟹。唉,出门在外,什么都得凑合啊! 

早市赶完了,我们喜欢开车到那个著名的“大停车场,”(因其周日免费而著名)然后走进一家叫“巴黎”的面包店里吃早餐。Paris Baguette, 在北京开有若干分店,咖啡和点心都做得十分精致。法拉盛的这一家,味道未免差的太远,好在它的环境还不错,挑个靠窗的座位坐下来,喝一口时冷时热的咖啡,看看进出的各色人等,可以度过想当有趣的一个早晨。 

Chinatown 是个小社会,而Chinatown 的咖啡馆是这个小社会里面的小社会。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不少有趣的人生小侧面。曾经有一个二三十岁的帅哥,每次来都穿着医生的蓝色制服,拉着个拉杆箱,一副刚刚下夜班的样子,可是他身边的时尚靓丽美眉却是常换常新。年轻医生,前途似锦,挑花了眼也是正常。不知他现在固定了女朋友没有?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老年伴侣,女的六十多岁年纪,却是皮肤细致,眉眼清秀,在这个年纪也是回头率很高的美人儿。男的七十岁上下,清瘦儒雅的南方老先生。两个人几乎每个周末都来喝咖啡吃点心。他们穿戴干净时尚,并肩坐在一起,边吃边轻声的谈话。我每次看到他们都会想,这到底是一对老夫妇,还是夕阳红的恋人呢?我的结论是恋人。因为夫妇,如我和我先生这样结婚10年以上的,坐在那里一个小时,各吃各的食物,各发各的呆,半句对话都没有。可是对面的美丽老太太却常常聊到开心微笑。他们手挽着手相携离去的背影,总是引得我去杜撰一个个浪漫的黄昏爱情故事。 

吃过早餐,沿着Main Street 一路向南走过去,先到新华书店停一停,感受一下久违了的方块字的墨香,或是在“大班饼屋”买一盒高价月饼,走着走着,走到Roosevelt avenue main street 交界的地方,你就进入法拉盛最繁华的地段了。

马路的两边是一溜儿的小饭馆,本来就排列密集,再加上中文招牌隔三差五的换,这条商业街就更显得热闹无比。路过两个并肩排列的越南河粉店,从法拉盛图书馆过马路,向南走一个街区,有半片门脸似的一间小铺子,匾额上书两个金色的大字“盛津”。这是一家专卖北方面食的小店,烧饼,油条,大饼都做的很好,他家的烧鸡竟然有道口烧鸡的风味。从盛津出来,提着二十个烧饼一只烧鸡,往北走两步,就到了高价桥的下面 --- 堪称是法拉盛利用率最高的地段。 左手是一溜儿有着小窗子的大排档,麻辣烫,煮玉米,烙馅饼,都有。大排档的对面,是所有来法拉盛的中国人必停的地方 盗版碟摊子。淘几张热播的家庭情感剧,这一上午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回到家,拿出山寨版的道口烧鸡,开一瓶冰镇青岛生啤,把碟片放出来。吃着烧鸡,呷着啤酒,看着电视里婆婆儿媳妇斗的天昏地暗,窗外随风摇摆的虽然不是北京的国槐和垂杨柳,可是我那颗游子的心啊,已经被熨烫的温暖舒适,像“回到家”一样的踏实了。

 

我最近新认识了一个朋友,很可爱的女孩子,追随老公来美,最初几年怎么也住不惯,一直想着要回去。无奈老公海归不成,那女孩子在法拉盛找了份工作,也就安心住下来了。我问她何时改变想法的,她说:“反正这里中国人多,国内能看到的电视剧这儿都有,算了,就当是在顺义上班就是了。” 

其实我也是如此想啊!年轻时一步迈出来,没想到故乡不是想回就回得去的。既然回不去,时不时往法拉盛跑跑,就当是回了趟顺义,权作望梅止渴,稍解思乡之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