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133)遵从与奴性
文章来源: 大江川2012-08-06 16:00:23

我们讨论的是历史与政治,据说,人类天赋人权,拥有绝对的自由,因此,根本就不需要政治与政府与王。然而,讨论政治与政争与战争,是以此为前提的,就是社会需要管制,需要法与制度,个人就要遵从,而遵从是此种自然人性的反动,因为,遵从才是最根本的奴性。

政治的功能,无非是建造秩序。对1种秩序的遵从与反对,是民的选择,民的选择必然不同,即遵从与反对。

国家,或族群之存在,必催生王者,但是,王的意志,必将遭遇拥戴与反抗。

王,是权威,是政治领袖,在权威面前的民都是两极的。

所以,人民是两极的。

所以,对于同一种政治,1国之民的立场都是不同的,立场就是屁股,而大脑会决定立场,利益再决定大脑的最终思考走向,即立场,而不是道德。民之思,游移在利益与道德之间,但是,面前的面包与牛奶肯定决定民对政治的态度。而使民放弃暂时利益,为群体的长远利益,高度挑战1国的政治,也挑战精英人士与普通之民的人性,道德就在人性之中,道德的制高点,其实就是舍弃自我。心存私欲,则侈谈道德,免强论道,则其心不堪。

人,是单个的。

人民,是群体,是几十几百成千上万几亿。

广义而言,正是群创造历史,狭义而言,因为权威家的权威指向与历史进程极相关,因此,貌似个人曾经决定历史走向,但是,历史与2者都有关,个人与群体,精英与农民是共创历史。

历史的存在,与文字记载是有差距的,由于历史由胜利者或个人,或特定的少数人,或精英所记述,描写,所以,历史教科书是真实历史的片断,也是不全面的。

如果,王是政治的掌控执行者,则政府官员就不是民,而此外的人都可划规属于民,或人民范畴。

你如果是个体自食其力者,或退休者。。。就是个民,也是人民之1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