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情若是久长时。。。
文章来源: 山哥2010-12-30 22:54:02

题记:此文献给所有为生计和事业忍受分离之苦的中国同胞夫妻及情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这首名为《鹊桥仙》的宋词,借天上牛郎织女的美好传说,赞美人间天长地久,忠贞不渝的纯洁爱情。尤其是词尾“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 意指只要情真意切,无须天天厮守, 成为华夏儿女家喻户晓的千古绝唱,影响了数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爱情婚姻观。

山哥自青少年时代起就非常喜欢这首《鹊桥仙》。对这首词里抒发的超凡脱俗的纯洁爱情观深为折服。后来读到许多明清话本小说,里面有不少夫妻情侣分离后不能守身如玉,弄出一些红杏出墙,苟且偷欢的孽缘,虽然感到他们的行为合乎自然,却依然不以为然。及至自己对爱情婚姻有了亲身实践体会,便对柔情似水的爱侣不能朝朝暮暮在一起,而产生感同身受的惋惜和同情。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活力迸发。国人到沿海去,到大城市去,到美欧澳日去。。。一批批同胞为了学业和事业告别妻子丈夫女友男朋,飞越千山万水,忍受爱侣分离的苦痛。“牛郎织女”成了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早期的留学生们更是由于经济能力薄弱,国内单位行政管制,中西国家移民出入境限制等等原因,把许多原本幸福的夫妻情侣分隔多年,地下的太平洋,欧亚间隔,竟然比天上银河更加令人恨痛。

20年前当山哥第一次听到外籍教师质疑:你们中国人不是最崇尚家庭价值吗?为何这么多人愿意夫妻分离呢?那时的确有一点小小震撼。但我马上想到的是他们西人哪里懂<鹊桥仙》里“牛郎织女”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美妙境界?及至自己远渡重洋,切身体验别妻离子的酸苦时,才对这种神仙生活产生了质疑。尤其看到有些原本恩爱的夫妻情侣因为多年分居而生变,实在为他们感到痛惜不已。

近些年来,国内的人事制度出入境管理等已经大幅改善;海外学人新移民的经济实力也显著提高,可是夫妻分居的情形还是很多。有些是因为国内那些优惠政策实在吸引海外学人,而西方的生活环境及孩子的学习条件又不想放弃; 有些夫妻一方在西方有好岗位,另一方在国内有舍不得放弃的工作,等等。 于是出现了许多一家两地甚至多地的情形。

反观我们周围的西人家庭,夫妻两地长期分居的情形的确少见。中国人经常把“工作”,“事业”挂在嘴上,而西人常常毫不掩饰他们的“工作是为了生活,生活不是为了工作”的观点,除非他们不结婚,一旦成家,就基本上过的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传统家庭生活。

西人看似庸俗的婚姻生活观念,其实有着十分深远的文化信仰背景。

旧约圣经《传道书》中有许多关于人生的教诲。其中九章9节说:在你一生虚空的年日,就是神赐你在日光之下虚空的年日,当同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因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劳碌的事上所得的分。

新约圣经《哥林多前书》75节更加明确地指出: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厢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旦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引诱你们。

由此可见,在受基督文化熏陶的西方人看来,两情若是久长时,就应该朝朝暮暮。夫妻为了功名利禄而两地分居,不免彼此亏负,孩子受累,甚至有可能让魔鬼钻了空子,使一方或双方受到引诱。

究竟是哪一种生活方式更加遂天理,合人道,亲爱的同胞,我们是否应该在这个万家欢聚的季节,认真地反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