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随笔—我们在大踏步进入老年队伍
文章来源: 晓青2016-05-14 09:50:36
昔日的不知疲倦,昔日的精力旺盛,昔日的那些与年轻相关的不以为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在烟消云散。
 
环视周围的同龄人,无不例外。
 
健康是我们生存的保障,也是我们生活质量的唯一条件,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其他的一切都是零。纵使你物质条件再优越,纵使你有再多的理想梦想,你都会觉得那一切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常年病魔缠身的人,他们在若无其事的外表之下内心需要有着怎样的坚强,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而那样的心态却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会慢慢地找上门来,有些根本不是你怎么注意就能预防到的,有些就是必然。
 
那天,我开车上班先走的,老公自己开车在后边,结果车出了状况,显示屏上突然显示好几项问题。把车停好了,再发动显示消失了,以为是电脑问题。
 
等到中午要开车出去,却怎么也不能倒车,我赶紧给车行打电话,车行说要把车拖去看。还好,拖车服务是免费的。
 
车到了车行,人家来电话了,说估计是一个什么电路坏了,诊断费$140。你能不答应?第二天一早又来电话了,说查了是倒车的开关坏了,说幸好他们有这个零件当天就能换好,总价$400。我家这台车,每次进车行没有千八百的就别想回家。这次还真让我觉得不贵。没有多久来电话了,说来车接我可以去取车了。
 
到了车行一看收据,一个零件33块钱,工钱加税是那$400,还好,原来说的诊断费没有加,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规矩,超过了多少钱就免费诊断了,相信不是忘记了。这样车的车行工费奇高,有一次车维修,别的钱没几个,工钱1000多。唉,早点学修车就好了:)
 
我家因为平日很少开车走远路,车的里程很少,保养的也很好。一直没有什么大毛病,去车行都是换油或者定期的服务,这是第一次我家叫拖车,我问车行,是不是车老了?人家说,你家的车状况相当的好,我们的工程师都喜欢,有一天你要卖想着先来这里。
 
那个零件是一半塑料,一半金属的,年头长了自然会老化。跟人一样的呗。
 
这人跟车一样,需要从小就注意保养,吃好喝好,按时起居,劳逸结合。
 
年龄大了,少走远路,不折腾,力气活找人做,吃饭去饭店要么请人做,家务找钟点工,再经常花钱给自己保健呀,保养呀,出门旅游散心呀,这样才能像我家保养得好的车每个人见到了都想买下来一样,自己活得舒心自在,别人看着羡慕,嫉妒。否则,就像大多数人一样,一步步病痛缠身地进入老年的队伍。
 
谁说的保养没有用,谁说的从小就要保健不对,谁说的越锻炼越健康?现在看来都不怎么对。还是要劳逸结合,而且预防衰老要越早越好!
 
一般情况下,没有人能做得到好好爱护车,爱护别人,甚至没有人真正懂得爱护自己也很重要。多数人觉得,车就是交通工具,买来是用的,用得越多越划算,过些年再换新的就是了。
 
人也一样,觉得人活一次总要活得精彩,活得快乐,够本。因为人生苦短。所以,每个人都按自己的理想,梦想在奋斗,男人在外边拼命,女人不但也要工作还要做很多的家务,几十年如一日,奔波在赚钱,成名成家的路上,最终,其实大家还不都是殊途同归。即便你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还不是一样也只能活一辈子吗,何况我们都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是那个能闻名世界的获奖者呢。
 
所以,很多荣耀,荣誉之类的东西,如果只能在小范围里,甚至只能在你的小圈子里还能算得上值得炫耀的,却需要搭上你过多的时间,精力甚至是健康,我感觉就得考虑是不是值得,是不是需要那么去拼命而执着地争取。
 
得到必定要有付出,而每个人的能力确实是有限的,很多人锲而不舍,要使足了力气坚持着去得到的那份结果,其实早就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在别人的眼里你真的不需要继续那么去做,去为之努力奋斗,但很多时候,人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远远大于别人的认知,甚至觉得只要坚持,只要努力是一定能达到目的的。
 
这样荒唐的想法左右着千千万万的人,不论是有政治见解的人,有学术思想的人,甚至是越来越多的那些追求着所谓真爱的人们,都在被一些荒唐的思想所左右着,一步步误入歧途,给自己原来快乐的生活平添烦恼和痛苦,把快乐而长久的人生,变成了人生苦短。
 
很多人相信,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道理,却有更多的人在误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少数人,我们常常看得到也感觉得到,周围的很多人,甚至是我们自己,都会多多少少地心存这样的想法。我们常常为别人的一句:“我还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而勃然大怒,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是那么想的。而我们自己又何尝没有对别人说过这样的话呢?当你听到别人这样说你的时候,你会认为对方是多么愚蠢,多么的不可思议,而当你自己也这样说的时候,却往往认为自己是多么的聪明,能一眼看到别人的心里。是不是这样的?
 
人的蠢笨往往就在于自以为聪明,而真正聪明的人是很少对别人进行评判的。尤其是批评和批判。你可以在心里用你的标准衡量每一个与你有关系的人,你可以依你的判断去选择跟你认为好的人交往,远离那些你认为是坏的人。
 
你可以跟你认为好的人交流,告诉他们你是多么的喜欢他们,你认为他们是多么的优秀。但不要去对你认为坏的人说,你认为他们很坏,你认为他们应当这样做,那样说,如果这样那样了他们就是好人了,你就喜欢他们了。千万不要。因为你的判断是对的,他们是你心目中的坏人。
 
一个人的好和坏,是由于别人的标准形成的,而不是人家本身真的好和真的坏。我说的是好坏,不是法律上的犯罪与否。
 
所以,当你把自己的好坏标准告诉别人的时候,喜欢你的人会更喜欢你,而坏人绝大多数的时候会因为你对人家的判断和指手画脚,变得更坏,因为人家觉得此时的你才是错的,坏的。
 
人,很多时候需要做的是换位思考,如果有一个人对你说你是如何的好,你会怎样想?你会想是在忽悠你吗?多数人不会这样认为的,会高兴,会让自己以后做得更好,至少在这个人面前会是这样的。而当别人对你用他们的标准衡量出来了你是一个坏人,而告诉你要求你用他们的好人的标准来改变你自己的时候,你会很乐意的接受吗?因人而异吧,在正常心理状态下的人,我想是不会马上接受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或者说正常人,是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坏人的。也不会真正地因为别人的批评和批判而认错和真正地改变自己的。
 
这就好像我们去看医生,虽然我们不懂医,至少我们的那点常识跟医生相比相差很远,但我们依旧会用我们对医生的感受来判断这个医生是不是一个好医生,甚至会判断医生对我们的病的诊断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是,我们会相信医生一直要这个医生给我们看病,而对于我们不信任的医生,我们就会放弃再去找他们看病,甚至会觉得他们是不合格的医生。
 
当然,我们会放弃选择我们认为不好的医生去给我们看病,我们会选择我们认为好的医生一直为我们看病,我们即便被我们认为好的医生治死了,我们也会觉得就是自己该死了,得了不治之症。当然我们也不会去告诉那些我们认为不合格的医生,你需要去继续学习和进修,因为他们是我们认为的不合格的医生。对不对?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也都是医生。如果你站在病人的角度,就应当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医生,而如果你站在医生的角度,你一定愿意自己是一个好医生,你也应当知道怎么样对待自己的病人,怎样能让自己的病人喜欢自己,一直能信任自己。
 
人总是按自己的判断来行事的,这是正常的。就像有些人被骗的时候你拉都拉不住他们。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在国内不是有老人去银行要取出巨款去投资,银行工作人员发现老人是上当了,就是不给他取款,老人闹着对银行有意见,就不承认自己在上当受骗。他认为自己的判断错不了,认为银行不肯把自己存在那里的钱给自己,是因为银行要留着他的钱。  
 
我们都看得出来,老人在犯糊涂,而老人不会这样认为,直到警察来了证明那些人是骗子,老人才算罢休。即便这样,老人也未必愿意承认自己的判断真的有问题,而是会认为骗子的伎俩太高了,这次没有被自己识破。这就是人,普普通通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候。
 
而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有这样的时候的。所以,我们做好自己最重要,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儿,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该自己说的做的就说就做,没有必要的就不去关心,不去参与。毕竟我们在大踏步地进入老年人的队伍呢。
 
健康最重要,当我们进入了一定的年龄段,健康会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常常懂得车是靠人操作的,是车就会出问题,需要经常检测,保养。其实我们人的身体也像一部车,各个器官就是零件,哪个零件坏了,车都会出问题,你看,一个三十几块钱的小件坏了,车马上离不开停车位了,不动弹了。话说回来了,人体的零件可不是死的,说换就能换的,花钱换个新的就能照样跑路了,不是那样的。
 
所以,人比车金贵,想要有个好的状况,想在健康的状态下一直生活着,不那么容易。也许有时候不管你怎么注意都会出毛病,就是因为你老了,但更多的时候,经常的保养保健,对人体的健康还是一定有好处的。
 
所以,我们真的要从现在做起,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思维方式。不为了别的,而是为了自己能健康地生活,能为自己今后的老年生活减少一些痛苦。
 
咋办?除了适当的休息,也还是要锻炼的,怎么锻炼最好呢?这些猫咪告诉你!
 
 
 
 
 
 
    祝大家周末愉快!